台湾要闻

鼓励参与公共事务 青年国是会议拟常设

【大纪元3月28日报导】台湾青年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新挑战专题(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二十八日电)为协助台湾年轻人参与公共事务、体验民主精神,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前年首度办理青年国是会议,去年夏天办理第二届;青辅会主任委员郑丽君表示,青年国是会议成效良好,未来考量仿效国外的“青年议会平台”,将青年国是会议常设化,让青年在会议结束后,持续监督政府政策。

国民党政府为纪念一九一零年广州起义而牺牲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订每年三月二十九日为青年节,但对二十一世纪的台湾年轻人而言,“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是既陌生又遥远的名词。郑丽君在青年节前夕接受中央社专访时指出,尽管台湾是个民主国家,但年轻人对“民主”的认知,仍然很模糊,唯有透过亲身参与,才能真正体认民主的价值。

郑丽君说,青年节的意涵在台湾早就改变了,只是很少有人诠释,只要仔细回想近几十年来的民主运动就可以发现这些运动一直有青年参与在其中:不论是戒严时代的美丽岛事件、一九九零年的野百合事件,或是前年陈水扁总统与学生的红楼对谈,这些运动都是青年为主体,民主的意涵也透过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持续充实下去。

台湾历经民主转型,然而,许多年轻学生有民主意识的时候,国家的执政党已经是民进党。郑丽君说,这一代的年轻人从小生长在民主自由的环境,很多孩子没有经历过追求民主的历史,对民主的认知也被局限在“政党轮替”甚至“国会纷争”,把民主与政客划上等号,也对政治、民主感到反感。

郑丽君指出,两年前青辅会筹办第一届青年国是会议时,很担心年轻人模仿电视上看来的“国会问政实况”,但年轻人用理性对谈取代政客问政时对立与互骂,让筹办会议的“大人们”感到讶异。

两届青年国是会议后,郑丽君看到很多年轻人“动起来”,这些青年自己组成工作团队,继续参与公共事务;郑丽君说,青年国是会议是一个平台,将有同样理想、热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青辅会从今年开始,拟将青年国是会议常设化,成为类似欧洲青年议会的青年议事平台,让青年持续监督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施政过程,从行动体认、实践民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