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遥远星体爆炸 揭开宇宙形成初期面纱

【大纪元3月9日报导】(中央社巴黎八日法新电)天文学家纪录下将近一百三十亿年前爆炸的巨型星体濒临生命末期的状况,这项前所未见的发现,显示宇宙在形成初期,是一个庞大的星体制造机器。

去年九月四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侦测卫星“迅捷号”(Swift),侦测到从双鱼星座方向爆发喷射出的迦玛射线。

就在几秒钟内,“迅捷号”立即转向,将附设的X光望远镜对准爆发源,纪录长达八十秒的爆发现象,同时在地球上,一群天文学家操作光学与红外望远镜,以了解其他部分的能谱。

经过证明,射线来源来自一个巨型星体的爆炸,光线经过一百二十八亿年才来到地球;这项研究刊登在今天出刊的英国科学期刊“自然”。

当时的宇宙还处于形成初期,距离“大爆炸”宇宙诞生不过才九亿年。

科学界针对该星体进行“红移值”估计,借此估算星体的年龄。据此方式,来自遥远物体的光线,会逐渐朝向较长的光波移动,也就是朝向光谱的红色终端。

这颗星体名为“GRB050904”,它的衰亡是人类迄今目睹最古老且最显着的星体爆炸。

去年四月,英国天文学家针对宇宙原始大爆炸前那段完全阒暗无光的“黑暗时期”进行估算,发现这段时期维持了两亿年至五亿年的时间,一直到氢气云不停压缩导致第一颗星体诞生后才结束。

“自然”杂志刊登美国纽泽西普林斯顿“先进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拉米雷斯─鲁伊斯的评论说,这项最新的研究显示,第一颗星体诞生后数亿年间,宇宙仍不断制造新的星体,而新星体形成的原料是来自过去星体形成时合成的物质。

图片来源: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