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王维洛:写在三峡大坝全部建成时

——三峡大坝一次未公布的十分严重的质量事故

【大纪元5月12日讯】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将在2006年4月底和5月初全部建成。本文通过公布张光斗教授1998年6月关于三峡大坝施工质量严重事故的处理意见,揭露了三峡大坝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三峡大坝的低强混凝土层,三峡大坝的裂缝让人担忧。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大陆的一些专家在三峡工程质量这个问题上一直在欺骗中国人民。

国内的朋友给我寄来一份材料,这是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系张光斗教授1998年6月关于三峡大坝右侧非溢流坝5号坝段的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意见。该事故是因三峡总公司使用了低强混凝土来浇铸大坝而造成。这个十分严重(张光斗语)的三峡大坝质量事故。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这个工程质量事故在中国国内的媒体并没有报导,但在几个负责人的讲话中提到“右侧非溢流坝施工质量的问题”。这位朋友希望通过这份材料能让世人对三峡大坝的质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按照朋友的嘱咐,现将材料附录在下:

“关于右非5号坝段施工事故低强混凝土层的处理意见右非5号坝段出现低强混凝土层是十分严重的质量事故。对于这一层低强混凝土,建议从一侧进行掏挖,向内掏挖质量事故的低强混凝土,要把绝大部分低强混凝土挖出。为了便于工人进入工作,要求有一定的洞高,要用风钻凿掉周围的强混凝土,这是必要的。掏挖验收合格后,用高强混凝土回填,做好固结灌浆。在重力坝断面以外的事故低强混凝土可以不加处理,因为坝的传力不会经过这部分混凝土的。1999年将是大坝混凝土浇筑高峰,要吸取这起质量事故的教训,提高施工质量,加强质量控制。”

从张光斗教授的事故处理意见来看,可以得到下面一些资讯:

第一:三峡大坝使用了不合标准的水泥,浇筑了低强度混凝土层,而且数量不少;

第二:低强度混凝土既分布在重力坝的非溢流坝段,也分布在重力坝断面以外部分;

第三:由于发生的时间是1998年,当时三峡大坝正在建设,发生低强度混凝土应该在大坝的基础部分;

第四:低强混凝土的厚度大,可能略小于一个人的身高;

第五:发现低强度混凝土层时,上面已经继续浇筑了其他混凝土,所以只有通过掏挖才能将低强度混凝土去除。

第六:通过补救措施,也只能将绝大部分低强混凝土挖出,还有一小部分留在大坝里面。

第七:回填高强混凝土时,如果固结灌浆处理不好,将留下结构性后患。

2002年3月,“南风窗”发表了记者赵世龙的“为了三峡大坝不留隐患”的文章,第一次在中国媒体上公开了三峡大坝的裂缝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大坝工程质量的关心(不知道后来“南风窗”受到组织纪律处理和此报告是否有关)。之后,国务院三峡工程委员会、三峡总公司和三峡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都只承认三峡工程只出现了一些“局部的、轻微的”质量事故,而否认曾经出现过十分严重的质量事故。例如2003年6月12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三峡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组长潘家铮院士承认在三峡二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局部的、轻微的质量事故,但是他强调工程整体质量很好。

但是从张光斗教授的处理意见中可以看出,三峡大坝曾经出现了一次十分严重的质量事故,这绝不是局部的、轻微的质量事故。显然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是有意掩盖了三峡工程的质量事故。

三峡大坝的工程质量令人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工程的决策者和一些专家对工程质量问题的态度。2001年/2002年三峡大坝出现裂缝,其中上游坝面共出现40条裂缝,每个坝段有1~2条裂缝,裂缝宽度0.1~0.3mm,裂缝长度25~30m,裂缝深度1~2m。下游坝面出现38条裂缝,每个坝段至少有一条裂缝,裂缝宽度0.51~0.99mm,裂缝长度合计为695.2m,裂缝深度达3m。新闻界将此事曝光之后,这时一些专家包括张光斗教授就出来解释,认为大坝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彭启友说:坝面裂缝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会不会对大坝造成危害。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认为:“大坝裂缝,在国内外所有的水电工程里头,都是难以避免的。”同时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也向张光斗讨救兵。张光斗说:“大坝不可能不出现裂缝,大体积的混凝土,不像一般薄壁结构,(浇筑)温度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它体积很大、高,混凝土就要发热。三峡工程在温控方面尽管采取了综合措施冷却低温混凝土,但毕竟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比较高,大坝最低温在有变的情况下有些低,造成温差后,大体积的混凝土难免出现裂缝。所以我们把水电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以及其他的修复,作为混凝土施工里面最后一道工序,它只是一道工序。不可能搞完了大坝没有任何缺陷。”这些观点就成为中国媒介的主要观点:“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大坝浇筑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混凝土浇筑量最大的高坝,在连续高强度施工中,三峡大坝出现裂缝也是难以幸免的。”

如果把这些专家意见当作真理的话,就是水泥混凝土大坝出现裂缝,是正常的,是难以避免的。可是到了三峡三期工程右岸大坝段工程开始时,三峡总公司负责人说:“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右岸大坝将基本不会出现裂缝现象。甚至可以做到三峡大坝上不再出一条裂缝!”到工程质量验收时,果然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三峡右岸大坝没有出现一条裂缝。三年之前,三峡大坝出现裂缝,专家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这“不可能”的奇迹居然在三峡右岸大坝出现了!可见2001年/2002年三峡大坝出现的裂缝,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施工质量问题。三峡大坝的右岸坝段给了三峡大坝的左岸坝段一个大耳光。三峡大坝裂缝不是不可避免的。德国在大坝混凝土浇铸中采用冰水来拌水泥,解决了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问题。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胡佛大坝建造过程中就采用采用预埋冷却水管等措施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散热问题。中国黄河三门峡大坝和长江三峡大坝属于同一类型的大坝,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和三峡大坝这样严重的裂缝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的专家在三峡大坝裂缝问题上、在三峡大坝工程质量上欺骗了中国人民。

──《观察》首发(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