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就《开放》05年5月号采访主编金钟(一)

【大纪元5月12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迪采访报导)香港政论杂志《开放》今年五月号出版后,本台记者林迪就杂志内容采访了该刊总编辑金钟。在访谈的第一部分,他们谈到了中国学者张显扬对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原因的分析,以及前四通公司负责人万润南回忆他与胡锦涛在清华同学和在“文革”共同经历的文章。

记者︰金钟先生,40年前的5月16号中共中央的一个通知,揭开了“文革”的序幕,里面这期也有关于“文革”的专题,有一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应对中国政治有这么一个重大影响的一个事件。我们是不是先从张显扬对你们的一封回信谈起,他是分析毛的发动“文革”的原因,他认为毛生前主要是为了要防所谓篡权,而死后是为了防鞭尸。

金钟︰我们记得在“文革”30周年的时候,有一个中共很出名的理论家叫王若水,他那个时候也在香港发表过一篇文章,他提倡也是这么一个观点,就是说“文革”它就是要挖出赫鲁雪夫,所谓“中国的赫鲁雪夫”。

那么我在上个月关于苏共20大和中国“文革”,也是谈到毛发动“文革”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说现在张显扬先生他也是个理论家,社科院的研究员出身的,当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但实际上他跟王若水,或者说跟我本人对“文革”这个看法、这个思路都比较接近。实际上这是在当年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文革”你看就是从苏共20大在苏联否定史达林以后,在中国这边一系列的反应。从“反右”开始都跟苏联的批判史达林有关系,引起了整个共产阵营的自由化,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改革。

那么中国因为在毛泽东的保守的、独裁的这样一个体系的控制下面,所以它实际上是跟苏联共产党的政治改革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从“反右”到后来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完了之后七千人大会,再中苏论战,中苏论战当时就导致了批判赫鲁雪夫,这个就给“文革”做了理论准备。这样一个脉络是非常的清楚。

所以张显扬先生讲的我觉得很符合那个年代,毛的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整个这一条政策的轨迹。那么他在生前的时候,他就把任何不同的意见都当作好像是要推翻他、要挑战他的独裁权力一样要打下去。

而且他还担心死后中国出现赫鲁雪夫来鞭他的尸,也像赫鲁雪夫否定史达林一样的来对待他。因为他跟史达林实际上那个思路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当然他比史达林走得更远。所以我想这是对“文革”发动的原因的…我认为是一个符合了实际,而且也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一个科学的判断。

记者︰那么这期上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就是说对“文革”的回顾当中,有一篇万润南的文章,这个当然在网上已经有过,但是您能不能做个介绍,作为大陆的听众我相信一定很有兴趣。谈到他曾经跟胡锦涛一起在“文革”当中串联的过程以及以后多次的交往。对大陆来说,还很难得到这样的资料,您能不能够做个简单介绍?

金钟︰是,万润南先生跟我当然也是认识多年,我早在多年前就约他写这样一篇文章,他那时就说还要看看胡锦涛的表现嘛,对不对?另外他跟很多流亡者一样都还等著有机会回大陆,但现在都使他失望了,所以他就同意写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由来是这样的。

因为他跟胡锦涛是同学,而且在同学中间有相当的一个友情,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当时在清华大学的一个文艺社团中间,都是非常活跃的份子。但是像他这样正式把文章写出来,我们才比较清楚,因为原先都只听说一点。

因为胡锦涛现在西方人对他的历史背景都非常的好奇,他进入中央领导层的时候,西方都在问,胡是谁?谁是胡?很迷惑的,这个人究竟是从天上掉下来…完全不知道他的历史。我想万润南这篇文章至少就补了这个空白的、补一个角落吧,至少是一个小部分。就是说他们在清华大学就胡锦涛的大学时代,和“文革”中间的、部分的经历。

因为他提供的这个见证是可信的,从文字、从我们的了解来讲没有夸张。因为可以看的出来胡锦涛这个人呢,在学校里面的时候,也就不是那么很简单的人物。你看他们文艺社团他们就给他有一个花名,叫他做“大帅”,你可以想见他有他不同于一般的一些素质。

当然我们希望了解胡锦涛大学时代、青年时代的、早期的一些活动面貌的情况的人,能够提供更多的一些材料,那么这是研究中共领导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