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逾6成厂商 受低价销台中国货威胁

【大纪元5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高嘉和/台北报导〕中国制产品低价侵台,对国内产业负面打击扩大,工业总会针对会员进行调查,认为遭受到中国制产品威胁的比重高达63.3%,较去年的调查增加14%,其中以非金属及矿产物制品比例最高,在111项受威胁的产品中,有35.1%出现市价、产销及获利都下降情形,这是历次调查中,中国制产品威胁比重首度超过5成。

政府策略毫无帮助

事实上,工总曾在去年举办一场中国货品进口威胁状况调查及因应对策研讨会,并将业者建议事项转呈经济部国贸局、工业局、商业司及财政部关税总局等单位,但今年调查却发现,业者认为政府各相关单位提出策略,根本没有改善中国货品低价威胁情况,大部分受访者不是填写“情况没有改善”,就是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的帮助。

在表示已受中国制产品威胁的产业中,仍以非金属及矿产物制品业比例最高,达24.3%,其次依序为石化及化学品业的17.1%、基本金属及矿产物制品业的15.7%、木竹藤柳业的7.1%、纺织业的5.7%、食品及饮料业的5.7%、服饰品业的4.3%、纸及纸制品业的4.3%、橡胶及塑胶制品业的2.9%与机械仪器制造业的1.4%。

低价产品大举攻台

中国制产品已造成国内同类货物市价、产销、获利下降及存货增加的程度皆高达20%以上者,共计有39项产品,其中以纺织类较多,有滤芯、不织布、毛巾及浴巾等,这些产品皆属准许中国货品进口项目,但因其价格优势,或循正当管道或以伪标产地证明的方式,大量进入国内市场。

此外,木竹藤柳制品业认为负面冲击也不小,业者认为影响较高的是素面合板及木心板,这两者皆属准许进口项目,业者表示中国货品质低劣,但因价格低廉,吸引消费者购买,且中国货品经第三地高价低报、缴交低额关税,也有台商在中国藉出口冲退税、利用贝壳杉之名义免税进口等,都是造成中国生产的素面合板和木心板在国内市场猖獗主因。

数千鞋厂受损严重

工总说,这项调查是透过各公会函转会员厂商进行填答,调查结果仅能反映填答厂商所受进口威胁状况,无法代表全体产业面临的威胁,尤其是部分传统产业,由于人力与识能所限,常常忽略可用资源,往往在工总发表调查结果后,才频频表示也受到极大威胁。

例如制鞋业者,就是在这次调查报告完成后,特别透过电话向工总反映受影响状况,希望能在报告中揭示他们受损害的情况,制鞋业者说,中国进口多种鞋类产品,已对台湾数千家鞋厂造成重大冲击,显见在这次调查报告出炉后,还会有很多产品或产业相继站出来表示,也受到中国货品的冲击。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