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从新华网与东南网对峙看中央地方较量

【大纪元8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采访报导) 自“桑美”风灾后,民间不断披露其中隐情,之后新华网也对灾情的严重程度作了相关报导。自8月20日以来,福建省委宣传部下属的东南新闻网在其首页显要位置连续发表文章,指责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报导,称之为“人祸”、“台风之后的台风”。新华网26日与28日分别发表文驮岩H反驳。

资深媒体人、《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先生今天接受大纪元采访时指出,利用媒体互相指责叫骂确属少见,正说明中共各派利益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群魔乱舞的状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突出。这种现象对已病入膏肓的共产党构成更大的挑战,进一步突现其执政危机。

新华网和东南网公开对骂

东南网8月20日题为“‘桑美’风灾:拷问媒体良心”的文章中称,“灾难发生后,我们的舆论,有些还是主流媒体,包括外省的新闻记者到受灾地区,对灾区群众互帮互助的动人情景、对解放军武警官兵抢险救灾的感人事迹、对当地党委政府组织重建家园的积极作为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道听途说,做了许多不实的报道,互联网上也大肆炒作,严重干扰了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让灾区干部群众雪上加霜。”

东南网8月23日题为“关于桑美台风之后的台风”的文章中称,“某些媒体就是手电筒,光照亮别人,自己身后一片黑暗。他是批评不得的,一说他就断电,恨不能让四周一片黑暗。这是借机制造混乱的另一种别有用心,是一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的无知的冲动。那些媒体难道一点错都没有吗?一家知名媒体,社长带队,浩浩荡荡,实地采访,写台风如何厉害,死多少人,亲人如何悲痛,这些都是事实,而当地政府积极组织抢险,武警官兵冒死救人这些也是事实,却为什么也不深入采访一下?按媒体的逻辑,前者死人是不应该的,后者救人是份内的。报道死人比报道活人更能占有市场,更有新闻利润。一支数十人组成的新闻大军,你们深刻体会了灾难的悲惨场面,我想问一句,你们当场捐款了吗?”

新华网8月26日题为“新闻媒体到灾区一线采访是‘人祸’?”的文章中称,最近,某新闻网站先后在首页显要位置发表《“桑美”风灾:拷问媒体良心》《天灾已走远,莫为人祸所击倒》《关于桑美台风之后的台风》等文章。文章把媒体报道看作是“人祸”,甚至认为这是“台风之后的台风”,其霸道形象跃然纸上。

新华网8月26日文章“新闻媒体到灾区一线采访是‘人祸’?”

新华网随之作出如下驳斥:

1、由社长带队进行新闻采访,何错之有?社长亲自带队采访,正反映出媒体对灾区和灾情报道的重视。对这种采访作风还要大加鞭挞?这样的采访,也总比有些领导,名曰视察灾区,实则乘船在沙埕港转一圈就回去了,要好得多!

2、福鼎灾区遭灾后,电力、通讯、电视等全部中断,灾区群众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找到失踪的亲人,政府如何及时组织救灾、打捞尸体,如何做好灾后重建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做了的努力,但做得还不够,离百姓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方面的工作,不去抓紧做好,却跳出来在这里指称媒体的报道是“人祸”,指称媒体的报道“伤害了灾区的群众”,实在是叫做“老龟炖不烂,移祸于枯桑” 。

3、“手电筒光照别人,自己背后一片黑暗”,这已经不是论述,而近似于叫骂了。正人先正已,诚哉斯言!但不知该文作者所掌握的“背后一片黑暗”,所指何事?为什么别的地方可以被“照”一下,而福鼎的灾情就“照”不得? 那种以为只要自己当了一方领导,这一方水土就是“我说了算”的土皇帝心态,是要不得的,毕竟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一只手不能遮天。

新华网紧接着又在28日发表文章“灾害面前,主流媒体不是麻烦制造者”指称,在诘问背后,更给人们一种某些地方官不愿“曝丑”的感觉。不愿“曝丑”动机是想保持良好形象。“不愿曝丑”也就是想“捂丑”,把一切问题都推于无法抗拒的自然之灾。

媒体运作的较量

张伟国指出,媒体的公开指责和叫骂确属少见,这说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冲突与矛盾越来越尖锐和公开化,中共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势不可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无论是中央喉舌还是地方喉舌都是站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当中、不同的位置上,说不同的话。

过去代表中央喉舌的新华网一旦发布消息,下面的地方宣传部门只有默认的份儿。而现在东南网敢于为地方势力说话。福建等各地方势力处在特定位置上,有钱有权,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没有舆论制约的中国现实环境中,他们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山高皇帝远,自以为是,胡作非为惯了。

中央与地方较量

张伟国认为,中共高层是一个集权专制的政治机器,不认同、不容忍、也不承认利益多元化,更不能容忍不同利益集团发出不同的声音,用手中强大的专制机器扼杀各种各样的声音,要求地方与中共保持一致,不一致的就进行整肃。

地方官员以前纯粹是靠任命,因此对中央唯命是听,但随着经济发展,地方利益膨胀,买官卖官现象相当普遍,因此,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有变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迅速的分化,要求发出不同声音的欲望、动力也越来越大。

但是中共高层依然在腐朽的政治机制下运行,无视新的社会变化与要求,甚至比过去更强硬,因此冲突在所难免,互不相让,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突出。

中共有时利用这个玩弄权谋,把问题和责任推给地方政府,使得有的老百姓把矛盾焦点集中在地方政府等具体对像上,而不是提升到中国宏观的政治和社会体制上认知,但是时间长了,见的事情多了之后,大家都会慢慢明白过来。最终共产党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加重中共危机

张伟国强调,从这个具体个案来看,新华网批评福建地方政府可能确实如此,但它是代表中央喉舌的特权批评、而且是采用旧的传统的宣传机制颐指气使,当然后面还有更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需要,所以这种所谓的批评并非进步,只不过是互相对骂而已,所采用的方法仍然是陈腐的等级特权观念式的、钦差大臣似的握有尚方宝剑。

如果中国真是新闻自由、媒体开放,老百姓都有言论表达的自由权利,福建和各地方也有民间独立媒体,那批评监督的声音就会不绝于耳,根本不需要新华社代劳。这实际上是一个悖论: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原本只有一种声音,但是一元化的中共政治机制又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特权机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已经破坏了一元化的元素;中共越是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加强对媒体的控制,各级媒体就越是成为维护其利益(与中央离心离德)的工具。

即便新华社在某个个案上站在正确的一方,但其目的和手段都是反动的,因此一出招就会遭到并助长地方反动落后势力的反弹。其实两方都是错误的。

但这种现象对已病入膏肓的共产党构成更大的挑战,加重其执政危机,所以中共高层总是号称要“提高执政能力”,实际上已经是“政令不出中南海”,宏观调控一败涂地是证明,现在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公然较劲也是一个征兆, 至少证明胡锦涛想要复辟毛泽东“舆论一律”的黄粱美梦是已经破灭了。

福建政坛地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7日消息:“在中央反商业贿赂的大旗之下,福州的土地廉政风暴正在刮起”,至少有10多个手握拆迁、改造、土地出让交易等实权的官员被“双规 ”。

有知情者称,此次风暴几乎波及了与土地有关的各个部门,纪检部门在福州仓山区、鼓楼区和平潭县都分别派驻了办案组。

张伟国分析,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荆福生前一段时间被双规,据说起因也是因为宣传纪律的事情,并由此引发了福建政坛的政治地震,眼见的贾庆林的势力范围在十七大前还可能会起更大的风浪。(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