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名筑

楚蜀通津 酉阳雄镇——王村古镇

湘西是一片山水秀丽、风情万种的土地。土家族、苗族的人们世代在这里生息,也为这一片明山秀水增添了很多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而那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古镇,更为其留下了浓浓的文化底蕴。

在永顺县城南26公里的酉水北岸,有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湘西古镇,是秦汉时期酉阳城旧址,也是土王的古都。五代十国时,名溪州,又称下溪州,彭氏土司王朝建于此,故名王村。王村因濒临酉水,从而有舟楫之便,可以上通黔川,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有“楚蜀通津”之称,数百年来一直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座有浓郁土家族民族特色的文化古镇,位列湘西四大名镇之一。

古镇依山傍水,山势由东北斜向西南,山势高陡,鸡公山、诸文山位于古镇周边。北面是方圆1平方公里的石林,迂回曲折,山峰如刀剑般锐利。由于王村濒临酉水,富有土家风格的吊脚楼依山逶迤,临水而建,层层重叠,从岸边到山腰,古朴典雅,鳞次栉比。五里长街在民居之中,由青石板嵌成,同样依地势蜿蜒伸展,经由岁月的风雨,青石板泛出清冷的光泽。石街的尽头是酉水码头,可通往猛洞河。

“溪州铜柱”是王村著名的历史遗迹,公元939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使彭士愁发生溪州之战,彭士愁战败,于公元940年,即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同马希范议和,缔结盟约,铸5000斤铜柱为证,将把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

这根铜柱重五千斤,高一丈二尺,下端圆形,上端为正八方形,柱身中空,内部原是用马氏时期所铸的钱来填空,清朝时,柱上铜顶被盗,沉于江心,内部铜钱业被尽数偷走。北宋天禧元年,曾重立铜柱,在其上又刻了一些土官衔名。清光绪时,永顺府知府张曾扬建亭保护铜柱。民国年间亭被毁。铜柱的铜质精纯光润,上刻3000多字的《复溪州铜柱记》,字体秀丽,虽历经千年风霜侵袭,依然清晰可读。而土家族人则视铜柱为神物。

土家人的织锦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织锦在当地被称作“希兰卡普”,是花被面的意思。这些织锦色彩鲜艳绚丽,除做被面,也可作壁挂、沙发套、挎包等家居用品,土家人将其特有的民族风情溶于织锦之中,毛古斯舞、猛洞河的风光,都是织锦的主要内容,是土家人的一种民族艺术。在王村临街的作坊里,姑娘们在作坊的织锦机前潇洒地飞动双手,而那古老织机的声响则是古镇特有的天籁。

岁月悠悠,古镇已经做过一千多年的时光。在古街光滑的青石板上行走,两边黑色的瓦檐透过阳光散在路上、身上,风铃在风中飘响,那种感觉就像走在历史的轨道上,红尘已抛在身后,只是用心去体会这一片静谧之中曾经演绎的故事。@*(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