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

【台湾生命力】跨出画框造树屋 乐天知命也惜福

曾丽华在大自然里装置一处可供休息的心灵空间,希望以精神的内在引导人群进入艺术领域、在自我省思和感恩的空间里,激发内在的那份朴实……

当车子辛苦地爬上山顶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赤足小孩和狗正尽兴地嬉笑、嚷嚷地玩耍着,好不令人心生羡慕的地方。一座隐挂在老相思树丛林中的高脚屋,让眼睛为之一亮,心想真是特别的地方,不禁加快脚步亲近它,在绕一圈的过程中不断地赞叹不已,觉得总是美、美的脱俗,它朴实地贴切在山林中、融洽在丛林里,屋中在适当的点,主人创作独立的小雅景,将树屋营造成整体性的艺术空间。

从山腰仰望隐蔽在相思树丛中的“五号树屋”。

艺术装置树屋 自然朴实

山林主人曾丽华,生于台南县土地最贫瘠的龙埼乡土埼村观音山5号,念应用美术系,曾任南市救国团美术POP讲师、成大社团美术指导及儿童美术评审等,台南县市文化中心多次个展、美术协会联展等。她的“5号树屋”,在台南新化镇的“南168线”道9公里处转入,上山。

投身艺术创作的她,想离开累人的都市,回到从小生长的土崎村,跨出画框,拿大自然作画布,装置一处可供休息的心灵空间。在家人反对下,她决定一个人设计屋型、扛木头,挥锄头开垦山林步道,钉吧台、一桌一椅,一点一滴将它做起来,从城市绕一圈回来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也体谅父母认为留在繁华的城市才能成就的善意。

利用倒下的相思树干,因地之宜做为冒险的体验行径。

“小泰山攀岩区”。

打造“5号树屋”其实与她的成长过程有关系,想要借此提升自己内在,也怀念已经倒在山脚下、成长中住的土角厝,它的门牌号码是“5号”。树屋中有一间欧式高斜屋顶、原始推式的木板窗,四周钉原木板的“屋中屋”,那是她当初满心喜欢地想在这片山林有个家的感觉所打造的第一代树屋,现在洽好可提供住宿。

“屋中屋”是主人当初欲让这片山林有家的感觉所建造供居住的第一代树屋。

自我省思 心灵交流的好所在

“5号树屋”是一件跨出画框外、活动的装置艺术。曾丽华希望以精神的内在引导人群进入艺术领域、在自我省思和感恩的空间里,激发内在的那份朴实,体会“口遮、眼观、自在多”,融入山林的怀抱中,是得是失一念间,常常审视自我内在,这是她打造“5号树屋”的精神。树屋的柱子上因此可发现令人深省的创意随笔,都是她精神内在的创作。

“5号树屋”打造在山脊上的老相思树丛林中,是山林主人一点一滴自己钉出来。

这几年树屋已聚集了喜爱山林的族群,她觉得大家的内在还算相通,可以心灵交流。作为屋子的主人,曾丽华看到客人大多以较自然的方式在这里展现,有人谦卑、有人自负、有人外放、有人内敛,但无论是谁、是贫穷、是尊贵,走进树屋大家平等相待,所以得意者勿自负、失意者勿自卑,惜缘是福。

在山脊老相思树丛林上打造的树屋,可以赤足、抬腿、睡大觉,但不可戴面具、不可爱算计,带着喜悦来、带着挫折、低潮来,她希望这边正的场把那关键“点”打开来,这边的环境能使人静得下来,只要拿下这里没有的、不需要的面具和压力,人真正静下来的时候,思考可以很清楚。

一个女人以装置艺术营造的树屋,可以赤足、抬腿、睡大觉,但不可戴面具、不可爱算计。

曾发生过玄妙的事,有个女生看书中突然心头的“结”打开了;有位工程师来小睡一觉醒来,一直想不开的事情突然了然于心。

惜缘 心存善念无所求

5号树屋旁已开垦了山林步道,可以安静做趟森林浴,也可以一路赏树赏鸟探惊奇。曾丽华每周二公休,那天是她个人禅修及艺术创作日。即使公休日,5号树屋也不关铁门,任何人随时都可以上山踏青或凌晨观日。有时客人用餐过了营业时间,曾丽华一定留下灯光、音乐,才开车离去。

可观日出、望夕照、白天看老鹰、晚上数星星的树屋,也是嬉戏追逐的好地方。

屋外另一景,是观日出的佳座。

5号树屋一直在完善中,活在当下、惜缘的曾丽华希望再做得更好一点,没有设想营造到什么程度,只期望透过它搭起相互感受的桥梁。她并不刻意标榜这里的独特之处,心灵契合者来,走马看花没有触动者去,自在由人。

在“5号树屋”里,只要用心寻觅,处处可发现装置之美。

言谈洒脱的她说:“现在最想做自己的本位艺术——装置艺术,也抽空做些回馈给社会;当心存善念做正面的事而无所求的时候,觉得很好,难怪很多人要做义工。”

*****

就地取材的健康艺术餐

全以木头打造的厨房,堆放着形形色色多种多量的蔬果,经过曾丽华匠心装置而不紊不乱,别具美感。走进厨房,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感观,雅致得具艺术美学,却像极了古代的客栈,坐在长板凳上用餐,就近可以跟客栈女主人谈天说地,聆赏她本身如何投身在创作中。曾丽华说,要让每个角落、让眼睛满是美美的享受,连她自己的穿着也要搭配在其中。

艺术创作的理念也成为曾丽华设计健康艺术餐的点子,就地取材很新鲜的材料,来自山林农家阿公阿婆种的野菜,同时帮助他们增加点收入。每一道菜她都亲手配色,以闷煮调理保持原味,强调风味特色。她说健康餐点搭配在好的环境中,然后在吃的当下如何放松、放下想是非、算计的心,融洽在山林中,再以感恩的心情产生快乐的激素用餐,由调整好内在的“用餐人”自己去完成一件件“吃”的艺术。

健康餐的用材鲜丽美艳,融入装置厨房中,呈现画龙点睛的美感。

喝一口曾丽华端来的饮料,是咖啡吧,然而伴着她一长串爽朗笑声,我听到她说:“这是以决明子调配的!决明子是台湾咖啡,以它调制出咖啡香的饮料,可以取代时下流行的咖啡,我们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只是没有提升起来而已。多充实心灵的内在,不必以喝咖啡呈现水准。”她的眼睛闪烁着自信。

对于健康艺术餐,来自高雄许先生表示,近半年他和亲友几乎每周都来这儿亲近山林,享受不加调味料、清淡养生的天然健康餐,这里空气清新,赏心悦目,老板娘散发着艺术气息,和气对待每一位客人,无论身份高低一视同仁。曾丽华认为,这不知节制、充满物欲的人间,需要简单、朴素的饮食和清净的环境,平衡身心的健康。

*****

山林主人曾丽华的心灵飨宴

她是一个生活在父母嗜赌、吵架拿刀打杀中夺刀长大的孩子,半工半读靠毅力从忍中走过来的孩子。她说:“最常告诉自己,父母不疼有天公疼、会有贵人相助的,始终感恩父母给予比别人多的挫折,这些激励我强烈的想要一个有爱和感情的地方;在往正面向上提升起来的同时,希望能帮助导正父母的恶习,将其先天本性拉回来。”

在缺乏爱的家庭中不要沉沦,遇到困难当下解决,随缘面对周遭一切,她认为,面对孩子需做好情绪管理,发个脾气后自我检讨,为人父母也在成长中,能力也是很有限,没办法认识那么多的事,所以“父母”就不一定表示全对的。所以她带小孩坚持的不是成绩,而是保持小孩天生朴实的心,人在小时候善的单纯心。

对率真性情的曾丽华,碰到戴假面具的人,将难过得半句话也讲不出来。她苦笑着说:“我是很健忘的,无法处理好不讲真话的后果,会不保留地呈现出来,较不适合跟人家竞争,也不懂得精打细算,傻也好,每个人的命已注定好了,该我的是我的,就以我本性的资质去做事情,一切随缘。”

她体验到,在思绪紊乱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洗碗、拔草,等静下来的时候再思考问题。曾经停业个把月,那段时间都在拔草,但却领悟很多。因珍惜亲子之间的感情,她希望能够帮助父母回归本性,能返回天生本性将是他们的福报。

她懂得施恩,会帮人设想,伙计就是在其遇到人生瓶颈的时候,她主动雇请来帮忙,希望相互成就。她尊重每个宗教存在的正面性,认为负面的部分只是人为误导出来,而宗教本意离不开教人做好。她的家中没有电视,偶尔看到被人炒作出来的新闻,就当成笑话看待。

走过数十载的起伏人生,曾丽华认为老天要造就一个人,一定将其放在最困难的位置,一直地给受刺激,当中还要不因此向下沉沦,知道从中走出来。因此遇到磨难的时候,只有含泪忍住。她说:“感恩所有对我好和不好的人,没有人对我坏就不会受到刺激,没有对我不好的人就少了喜怒哀乐,不会激出感恩心。”@*(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