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热点互动】台湾力霸案的背后(二)

【大纪元1月23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联结收看

主持人:现在我们知道王又曾是在美国,美国最近已经宣布要配合台湾的司法机构,把罪犯王又曾送回台湾。您可不可以向观众朋友介绍一下台湾和美国之间有没有类似的协议?

叶宁:中华民国和美国之间是有司法协助的条约。但是中华民国只是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像多明尼加、多明尼克共和国、尼加拉瓜这些国家,大概有七、八个拉美国家之间有“引渡条约”。因为“引渡条约”是一种双边条约,是国与国之间的协议。所以中华民国和美国之间的司法协助条约,并不包含引渡人犯的条款。

这个司法协助条约包括法律文书的认证、法庭判决的执行,直接提供互相之间的司法协助,对等的、双边的司法协助。包括中华民国和美国之间的司法协助条约,还包括可以协助扣留被告在对方国家的财产。所以说法律专家一般的意见,要求美国引渡王又曾这一点的法律机制是不完整的,还没有明确的双边条约的法律根据。

当然,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如果两国之间通过外交途径,经过商榷以后达成一致看法的话,这问题也可以从政治层面、外交层面上解决,并不一定要用“引渡条约”才能使得引渡成为事实。还有一点,如果王又曾是美国公民的话,这个引渡也会发生一定的困难。

但是一般来讲,如果被告被指控的罪行、罪种是两个国家共同认定的,都认为是犯罪,那即使没有引渡条约,引渡也可以通过政治和外交的途径达成。但是现在王又曾被台湾政府指控的罪行和美国法律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王又曾被指控的罪行是失信,还有王又曾是属于证券上的诈欺,证券诈欺在中华民国和美国都认为是一种刑事犯罪。

主持人:观众朋友,今天我们是热线直播的节目,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台湾力霸案的背后”。欢迎您打我们的热线号码646-519-2879;如果您身在大陆,我们有一个免费号码179710-8996008663,欢迎您打我们的号码。

最近台湾陆委会的主委吴钊燮说:台湾重大经济犯罪近年来多半是潜逃中国,采用“钱进大陆、债留台湾。”他们有资料统计,他们申请要求大陆协助通缉的案件一共有六百六十九件,而大陆的破案率只有百分之十二;在台湾警署公布的要案查缉专刊的通缉犯有九十五位,其中潜逃到大陆的就有七十八位,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二。那像暴力或者黑道劫持杀人还有绑架勒索还有军火走私等等,大部分都选择逃往大陆。

那我想问一下王先生,您在台湾生活过,在美国也生活过,跟大陆很多经商的人士都有交往,您认为为什么这些人会选择逃到大陆去呢?

王涵万:第一个是语言通,第二个是近,第三个是因为中共的制度,第四个是台海两岸彼此之间的冲突跟敌对。所以就变成了不管经济犯也好黑道也好,基于这几个原因,当然他第一选择就是大陆。

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如果今天把大陆搬到美国,美国搬到大陆的话,就加上了语言不通这种困难,那可能困难度就增加了很多;如果中共政治制度非常健全的话,它是一个民主国家的话,那这也是很难的,对不对?所以在各方面来讲,选择大陆它是有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在内。

李天笑:我补充一下,王先生讲得很对,但是有一点,现在大陆整体的道德标准在下滑,也就是“认钱不认贼”。反正你有钱过来以后,你是不是罪犯,衡量的标准不在于你本身犯罪的事实,而在于一种政治需要。特别是如果这个问题上升到台海关系、上升到中共的一个政治问题层面上的时候,那这个罪犯本身犯多大的罪,他犯罪的程度就不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只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因素在于对中共来说,这种台海关系对它有没有利?这个牌打出去对它是不是有利。

比方说举个例子,最近台湾发生了一件抢劫运钞车案,这个人到中国以后马上被抓起来,中共要把他遣返。很简单,这是一个简单的犯罪,中共把他送回去它觉得对它有好处;但同样对于王又曾这样的,中共就是要采取其他方式了。另外,这些人其实也投错了门,为什么呢?中共既然是一个说变就变,可以为了政治目地而变化的,那么这些人到哪一天说不定中共就把他卖了,所以这个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主持人:那我们现在请高维邦先生再给我们介绍一下。高先生,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台湾商人去大陆投资,而且他们在大陆总体外资投资的比例上占很大的比例。您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这些人为什么去大陆投资?主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他们是不是赚钱呢?

高维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事实上,美国国会有一个统计数字,就是说全世界到大陆去投资的,在二零零零五年以前大概总计有五千六百亿,而台湾占了一半。

刚刚你问得好,台湾企业为什么要去大陆投资?这也许应该问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让那么多台商到大陆去投资?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十五年前、二十年前是非常非常发达的,有很多订单,但是缺工人没有工人生产。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政府不但紧缩外劳而且释出了“劳基法”,使得企业在台湾没有办法生存。

所以在那个时候有的企业跑到东南亚去,有的企业跑到了马来西亚、菲律宾,但是因为语言的关系还有其他的配套措施,最后发现去中国大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很多去大陆的最后是落得了一无所有,但是成功下来的台商也是相当多。这些台商到大陆去生产的东西其实还是销到全世界去,并不是以大陆为市场,而是以大陆为加工的场地。这我想是台商去大陆最主要的原因。

主持人:那台商去大陆投资的话他们是销往海外,那结果他们是赔还是赚呢?

高维邦:基本上这个统计数字当然不是很正确,现在在大陆的台商很多优势都没有了,尤其是中小企业到大陆去,大陆的企业、相同性质的企业也起来了,在这个时候台商的生存就非常的困难了,所以这一方面中小企业要赚钱的就非常困难。

所以很多很多中小企业现在都希望能够回台湾来,也跟我们协会反映也跟政府反映。当然这就要政府能够在外劳政策上有所改变,就是把外劳跟本劳的工资托高,如果能在这个条件之下,那很多的台湾企业,在大陆的企业就会回来。

在大陆能赚钱的企业,最主要都是稍微大型的企业,像电子业、笔记型电脑这些都是外销到全世界去,这些产业大部分都是赚钱的。但是这个利益也越来越薄了,因为行销的权利控制在外商的手上,他们也知道你到大陆去,也把利益压得非常非常薄,一般来讲百分之三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也是蛮辛苦的,但是这一块是主要赚钱的一块。

我们台湾对大陆因为有一些高科技产业过去了,所以我们台湾有很多零组件和原料也销到大陆去,因此变成了我们到大陆出超一年就四、五百亿,因为有这种关系所以台湾依靠大陆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一个形势需要改变,现在政府也在注重这个问题,是不是要彻底的把外劳跟本劳托高,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台商去大陆的优势就没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很多台商会回来,就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变动,这是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好,谢谢。王先生,我们知道台湾政府就是中华民国政府,他对台湾商家去大陆投资是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的,但我们知道很多人可能也是绕过这些规定去中国大陆投资,那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中华民国政府会有这样的限制?而那些台商为什么要绕过去投资?

王涵万:这个在台湾政府来说是两难。刚刚这位高先生也讲了,从数字看来,因为有大陆市场的关系,有大陆加工比较便宜的劳工,在整个台湾经济成长来讲,如果没有大陆这一块的话是负数的,因为有大陆这块所以才是正数的,这是他们的报告。

至于说有人赚钱有人赔钱,本来做生意就是这样子的。尤其传统产业的优势渐渐失去,而高科技的是在赚钱,所以在整个来讲是这样。

那为台湾什么会变成这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在政治上面希望跟中共划清界限,但在经济上面又不得不在某些方面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政策,所以变成非常尴尬的一个情况。因此有很多人建议,你如果不西进的话,你就应该南下,李登辉总统那时就是鼓吹南进政策。

但是南进有南进的困难,台湾政府一直没办法找出一个配套,怎么样让老百姓投资者能够转到别的地方去,包括台湾本身的劳工问题、资源问题、市场问题;包括你如果不愿意到大陆去,因为政治的因素或是其他因素,你应该转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坐以待毙嘛,但政府始终没有一个配套。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搞不清楚,政府的政策一直摇摇摆摆的,所以才会出现刚才你所讲的,又有很多限制但是又睁只眼、闭只眼,拿不出办法,台商则继续不断的到大陆去投资。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1/23/2007 8:23:54 PM)(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