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中国东盟签协议加强食品安全合作

【大纪元10月3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杜林2007年10月30日华盛顿报导)中国与东盟签署协议,加强食品安全合作,促进食品贸易。有专家认为,此举是为缓解东盟国家对中国食品医药安全的顾虑,保护双边贸易和正在进行的自由贸易区谈判。首届中国与东盟各国质量检查部长会议星期一在南宁发表《南宁联合声明》,同意积极推进各方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增加透明度。中方官员还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举行了磋商,同意建立食品安全合作机制。

在此之前,有报导说菲律宾的宿务市有23名小学生食用了中国产奶糖后身体不适,印尼水产品、儿童饼干等食品也因含有禁用色素和铝含量超标而被中国禁止进口。菲律宾卫生部副部长帕蒂拉磋商后表示:“过去我们两国在食品安全方面有一些误会。会议纪要的签署将促使两国更加紧密合作。”中国还就食品药品监管标准同两国进行了交流。印尼药品食品管理局局长胡斯尼娅表示,中国和印尼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相关标准等方面存在不一致,需要今后进一步协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杨大利在接受中文部采访时说,这些磋商显然考虑到保护双方的贸易交往。杨大利说:“中国与东盟国家现在关于食品等等这方面的出口量增加相当快,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这方面签署一个协议,尤其是关于食品质量,实际上不仅仅是食品质量了,也包括整个出口质量的话,中国跟东盟之间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把这些问题化解。”

杨大利说,中国与东盟之间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联合声明是考虑到这一长远目标的具体措施。他说:“中国跟东盟正在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所有这些谈判往往是会涉及经济,尤其是贸易方面的各个不同侧面。”

中国加强了食品药品生产的监管。中国官方星期一宣布,最近就食品药品安全一共进行了626次刑事调查,逮捕了774人。中国农业部星期一还宣布了防范食品沾染杀虫剂毒素的措施。有专家指出,中国与国外加强合作是为了确保国内的食品安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专家戴凯里说,中国政府目前考虑的重点还是放在国内。他说:“食品安全最大的驱使的力量就是国内的压力,不是国外。中国采取很多措施,不是为了反映对外的考虑,国内是比较重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