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广场

王维络:有意透露的“国家机密”

关于三峡大坝出现裂缝的消息

【大纪元2月23日讯】自从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工地就是一个用铁丝网围成的封闭区。三峡工程的建设质量如何,一直被视为国家机密,公众不知道。2002年初,传来三峡大坝出现裂缝的消息,一时在媒体中广为传播,给三峡工程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现在才知道,这是三峡总公司的某些高层领导有意透露的“国家机密”,目的是,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从这可以推断,三峡大坝的质量问题绝不只是大坝建设中不可能不出现的裂缝,还有更严重的孔穴和架空问题。

一、国家机密

在中国,什么是“国家秘密”?什么不是“国家秘密”?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不清楚。记者程翔犯有“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判刑;记者赵岩犯有“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判刑。至于他们到底泄露了什么国家机密,老百姓不能知道,因为这又涉及了国家机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家秘密包括:(一)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七)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在中国,国家机密被传出去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泄露,一是透露。如果仔细看看新华社的报导,就会发现,许多中央领导干部常常透露一些国家机密,这是否也算是“泄露国家机密罪”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没有做出规定。但是实际效果是一样的,国家机密被不应该知道的人掌握了。

自从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工地就是一个用铁丝网围成的封闭区。三峡工程的建设质量如何,三峡工地上发生了什么工伤事故,一直被视为国家机密,公众不知道。三峡工程的保密工作由三峡总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每年召开一次保密工作大会,来检查三峡工程的保密事宜进行得如何。这里要指出的是,在三峡工程中有两个例外。一个是2000年9月3日发生塔机事件,造成3位工人。事故发生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马上就公开报导了,可能是因为造成事故的塔式胶带混凝土输送机是从美国进口的,而中方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械的质量问题,而美国公司则认为事故是中方操作问题所造成的。当时的背景正好是美国飞机撞落了中国的一架战斗机,中方要求美国给予赔偿,两国关系处于低谷。另一个就是本文要谈的关于三峡大坝的裂缝。为什么三峡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国家机密?也许它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或许是属于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因为解释权在三峡总公司,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在国家保安部。

二、有意透露的三峡大坝出现裂缝的消息

2002年初,传来三峡大坝出现裂缝的消息,一时在媒体中广为传播,给三峡工程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根据撰写“为了三峡大坝不留隐患”报导的南方窗记者赵世龙的回忆︰

“2002年新年,我正在长沙父母家中过年。还是大年初五,突然一个宜昌的媒体朋友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三峡大坝出大事了“。我一再详细追问,她说年三十那天,三峡总公司高层搞了一个与本地媒体和各中央级驻宜新闻单位的团拜会。会上,三峡总公司的领导主动向媒体透露了大坝出现裂缝的事,虽然他们一再声明只是和友好新闻单位内部通报一下,不希望对外传扬,但这位朋友觉得事关重大,偷偷录了音。这之前一直有”三峡大坝出现了裂缝“的传闻,在此半公开场合得到了证实。她推测三峡总公司高层主动向媒体内部通报此事,可能与刚刚换了几个老总有关,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所以很委婉巧妙地将此消息透露出来。但作为地方媒体,她也没办法进一步去调查核实,但希望作为外地媒体记者的我能来三峡调查此事。”

三、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

“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这确实是透露国家秘密的最好的解释。

按照中国的惯例,新的老总应该是旧的老总们的“自己人”才行,没有老的老总的鼎力推荐、举手赞成,新的老总是上不去的。这次是新的老总把自己的恩人给出卖了,是不讲义气的做法。但是新老总知道得很清楚,三峡工程质量不好,而且是很不好,将来一定要出大事的,如果他们此时不把这个事情,哪怕是冰山的一角,让公众知道,将来背黑锅的肯定是他们。在报答培养之恩和把责任推卸干净两者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如果三峡工程质量真像三峡总公司在各种报导中所说的那样,百分之一百合格,百分之九十几合格,那么这些新老总也不至于出卖恩师的。

如果三峡大坝只是80条在大坝建设中不可能不出现的裂缝,这也就算不得什么“三峡大坝出大事了”,新老总也不至于使出如此卑鄙下流的手段。

如果三峡工程的质量事故处理都没有留下隐患,那么这些新老总也不至于出卖老上级的。

从这可以推断,三峡大坝的质量问题绝不只裂缝问题,还有更严重的孔穴和架空问题,它们直接影响三峡大坝的结构,影响三峡大坝的安全。

有意的此消息透露出来,然后让记者来报导,让它曝光,这是新来老总的策略。但是,这个只能骗骗一般的百姓,而骗不了他们的提携之人。因为老的老总们知道得很清楚,三峡总公司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外人进不了三峡工地;在三峡工地工作的工人,不敢把问题透露出去,谁把质量问题捅出去,将面临开除的处分;记者进入三峡工地采访,必须事先取得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处同意,由专人陪同。没有内鬼,这个消息是断然传不出去的。但是面对他们自己亲手栽培、亲手提拔的接班人,他们无可奈何。

四、为什么胡锦涛、温家宝不出席三峡大坝封顶仪式

2006年5月,三峡大坝封顶,但是中央领导层全体缺席。有人说,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务实的表现;有人说,封顶二字不吉利,谁来参加封顶仪式,将来就不能再高升了,因为封顶了。其实,“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才是真正的原因。随着三峡水库蓄水成为现实,水库蓄水位越来越高,三峡工程的决策错误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了。三峡大坝虽然已经封顶,但是目前蓄水只到海拔156米,移民也才刚满足蓄水至海拔156米的要求,但是实际移民人数已经达到123 万,比全国人大批准的113万还多十万人。这蓄水位海拔156米距离正常蓄水位还有整整19米,离最高蓄水位还有24.4米。还有几十万移民要搬迁。实施了保护计划的老城还要被淹,新建的移民新镇也要被淹,重庆部分城区要被淹,重点文物石宝寨要被淹,进出重庆的铁路要被淹,新建的高速公路要被淹,新建桥梁的净空太低……如果人大代表追问起来,谁来背这黑锅?胡锦涛和温家宝都参与了三峡工程的决策,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决策者,所以也不愿意来承担错误决策的主要责任,这才是他们不参加大坝封顶庆祝的真正原因,也是其他领导人不来参加庆祝仪式的原因。

五、三峡大坝工程结合部是质量最糟的部位

三峡总公司换了几个老总,就透露出三峡大坝裂缝的国家机密,说明三峡总公司领导交接不好。这在工程施工上也一样。

一座三峡大坝的施工,承包给葛洲坝集体公司、青云水利水电联营公司、三七八联营总公司、武警水电总队等几个企业,而每个公司把自己所得的工程部分再层层分割给施工队承包,就是说,一座三峡大坝被分割成一个个互相对立的承包单元。在承包单元的结合部,特别是两个公司承包部分的结合部,都是质量最糟的部位。

中国古代有个笑话,说是有一个人死在两个县的县界上,死者的头在一个县,脚却在另一个县。两个县长都不认为这个人是死在自己的县境内,不在本县的职权范围之内。

三峡大坝的施工,特别是结合缝由谁做,结合部的质量谁负责,合同中没有规定,所以两边的承包单位谁也不负责,就和笑话中的两个县长一样。但是结合部,又是大坝结构中的最关键部位,质量不好,直接影响大坝安全。

六、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小组的衔接

和三峡总公司换老总一样,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小组也更换了负责人。第一任质量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是张光斗和钱正英,第二任质量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是潘家铮。第一任质量检查验收小组组长对三峡工程的二期工程负责,第二任质量检查验收小组组长对三峡工程的三期工程负责。三峡大坝二期工程出现了 80条裂缝,张光斗解释说,大坝不可能不出现裂缝,大体积的混凝土,不像一般薄壁结构,(浇筑)温度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它体积很大、高,混凝土就要发热。三峡工程在温控方面尽管采取了综合措施冷却低温混凝土,但毕竟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比较高,大坝最低温在有变的情况下有些低,造成温差后,大体积的混凝土难免出现裂缝。但是第二任质量小组负责验收的三期工程的大坝浇铸却没有出现不可能不出现裂缝,说这是管理上的精细化的结果。是否可以这么理解,根据三峡大坝三期工程验收小组透露的消息,三峡大坝二期工程验收小组所说的大坝不可能不出现裂缝的结论,是欺骗世人的鬼话。

透过有意透露三峡大坝出现裂缝的消息,人们可以看到,三峡大坝的建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质量!负责三峡大坝建设、验收的人,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原载《议报》

视频:水利专家王维洛 三峡大坝的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