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新闻

中国农村地区 新年红包送礼人情消费吃不消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电)尽管中国农民收入连续多年稳步提高,但新年期间愈演愈烈的红包送礼“人情消费”却让农民大感吃不消。

新华社报导,年近五十岁的刘振峰家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村,因为开支大,非常害怕过年。今年新年,他用于孝敬老人、压岁钱的“人情消费”超过人民币一千元,相当于全家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湖北省天门市的农民邓国雄更是在新年前后收到了二十多份请柬。他掐指算来:一个人从出生三天、一个月、一年、十年都要赴宴送礼,接着是结婚生子,一直到去世做丧事。还有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要请客,家里盖了新房也要请客。

近年来,一般农民深感“人情消费”的压力,新春佳节用馈赠礼物来表达祝愿,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但如今的人情往来,就像一本人际交往书,学问深奥,名目繁多。

专家认为,农村地区“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的原因,主要是虚荣心作祟。有些人盲目攀比,亲朋好友之间,你送我一百元,我还你两百元,人情消费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的农民吕庆周在当地一家制造厂当工人,每月收入大约一千两百元。他说,自己所在的企业有五百多名工人,为了和领导搞好关系,逢年过节都要送礼,实际上成为变相的贿赂,“为以后能够保住饭碗或谋个一官半职”。

吕庆周说,今年新年前后一个月里,仅送这样的礼钱就花了六百多元,加上平时的人情消费,去年一年下来起码要花一千五百多元。

专家指出,为了找工作、承揽业务、甚至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开展工作给关系单位送礼的,带有功利色彩,已与人情无关,送礼者更看重的是礼背后隐藏的利。应尽快制止不当“人情消费”歪风在农村蔓延,倡导节俭、文明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