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泰雅族青年黄康奋斗乐坛将原民音乐推向国际

【大纪元4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十一日电)泰雅族名帖木.尤干 (Temu-Yuk)的黄康,在两百多位参赛者的激烈竞争下,脱颖而出和南韩搭档赢得维也纳青少年音乐比赛双钢琴组特优第一名。被视为钢琴界“台湾之光”的黄康,这些年背负着族人期待,只身在国际乐坛奋斗,未来希望将台湾特有原住民音乐发扬光大,推向国际舞台。

生长在基督教家庭的黄康,住家就在教会旁,从小深受教会传来的琴声和诗歌声感动,教会“清幽的旋律”,为黄康开启音乐之窗。

出身台中县和平乡谷关旁的松鹤部落的黄康,父母是松鹤部落的博爱小学老师;他的母亲是音乐教育系毕业的音乐专才,因此黄康在父母引导下,展露对音乐的特殊敏感度。

黄康说,自幼父母教他弹琴,是启蒙导师,当他的小指头在钢琴上轻轻滑过时,不但觉得好玩,也享受成就感。小学三年级,在部落音乐教育资源不足情况下,父母带黄康正式拜师学琴,并且每周送黄康下山学琴。

首度参加史坦巴哈音乐协会举办的钢琴大赛,初试啼声,黄康就赢得中区第一名。回忆当时,黄康说“兴奋极了”,与家人在台上领奖分享荣耀,让他有“自信与尊荣”的感觉,也决定要以“钢琴演奏家”为一生的职志。

小学阶段,黄康就拿下无数钢琴比赛优胜奖杯,才国小三年级的他,已立志要成为“台湾原住民的贝多芬”。

谈到学琴过程,黄康说,林闺秀老师开启他音乐潜能,并为他在音乐世界开了另一扇窗,因为林闺秀老师鼓励他出国进修。

林闺秀认为黄康是钢琴界的一块“璞玉”,加以琢磨定会成就不凡,而国外有较佳的学习环境,黄康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国小毕业后,黄康只身远赴“音乐之都”维也纳求学,他是班上唯一来自台湾的留学生,虽然才十六岁,但与生俱来身材健壮的黄康,在师长眼中是位勤奋用功、谈吐温文儒雅的好学生。

从小就很独立的黄康说,对他而言,到国外求学是一件大事,奥地利是德语系国家,他语言不通,学习有障碍,而父母在小学任教,又要照顾他的弟妹,不可能陪他出国深造,所以心理压力很大。

“在奥地利有谁能照顾我? 我真能如愿考取当地音乐学校吗? ”心中种种疑惑与担心,困扰着黄康,但是父母的满心期待及信任,还有师长的肯定,成为黄康无形的后盾,支持他义无反顾地只身勇闯音乐的殿堂。

信奉基督的黄康感谢神对他的眷顾和父母及师长对他的用心栽培,他的坚决的信心和努力,在奥地利求学过程克服了一切问题。

2003年黄康顺利考取奥地利南部大城格拉兹音乐大学钢琴演奏先修班及音乐中学,2005年转往奥地利维也纳考取国立维也纳音乐大学钢琴演奏先修班,十六岁的黄康有超龄的成熟,对音乐生涯早有长远的计划,这些年在各项音乐比赛的优秀表现,都在他的发展计划中。

现在黄康正积极争取被推荐参加国际钢琴大赛的机会,他希望在十八岁能取得音乐相关文凭,二十二岁完成音乐博士学位,最后要实践梦想,成为世界级钢琴演奏家。

自助而后人助,黄康在乐坛的优异表现,获奥地利侨领曾干一医师激赏,并积极为黄康奔走,获得台湾企业家吴东昇、黄茂雄、林鸿道等人的赞助,让黄康能在没有经济压力下,继续追求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梦想。

泰雅族的血统让黄康深感光荣,这些年背负着的族人的深深期待,黄康加倍的努力和学习,希望奠定深厚的音乐基础,往后能为整理台湾原住民音乐奉献心力,将台湾特有的原住民音乐发扬光大,推向国际舞台。

年仅十六岁的黄康潜力惊人,曾经被推荐入围中央社举办的“2007年十大潜力人物”选拔,推荐人钢琴家藤田梓形容黄康是一位热爱音乐的孩子,虽然家庭不优渥,但仍不放弃学琴,争取负笈国外进修的机会。

黄康去年参加第十一届国际台北少年萧邦钢琴大赛,在激烈竞争下荣获第二奖,获得所有评审肯定,藤田梓说,评审们一致认为黄康是一位有音乐性潜力的孩子,加上先天拥有原住民血统的优良音乐细胞,只要不断加以琢磨,终将成为成功的钢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