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澳门大肠癌发病率高 澳门头号杀手

【大纪元4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十二日电)澳门大肠癌的发病率高,据澳门镜湖医院表示,癌症位列本地十大死因之前三位,近年更呈跃升的趋势,自二零零一年起,已高踞首位,每年约四百人死于癌病。

“澳门日报”今天报导,根据刚发表的澳门政府二零零五年癌病统计,按不分男女性别计算的癌病发病率,结肠癌列居第三位,直肠癌居第七位,如果将两类癌症的发病数合并计算,则超过第一位的肺癌,所以大肠癌应受到居民的关注。    医学专家表示,目前医学上暂未确定导致大肠癌的主要原因,通常认为与遗传和饮食习惯有关。男女同时五十岁以上为尖峰期,其中男性的患大肠癌的风险比女性大。

他指出,患大肠癌的高危者包括,年龄超过五十岁,直系亲属曾患大肠癌及家族性息肉病、本人有炎性肠病、缺乏运动和肥胖病、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吸烟及饮酒,曾患乳腺癌,甲状腺癌者。

专家说,只要居民改变生活习惯,每天至少五份水果或蔬菜,摄取脂肪热量限制在总热量的三成以下,生活规律、经常做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戒烟和少喝酒等,就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临床表现,一般发展迟缓,症状出现较慢,不易于早期发现。病征主要包括大便带血或便血,大便经常有黏性脓液、大便形状由圆变扁、反复下腹部绞痛、胃口差、疲劳消瘦和贫血等。

早期诊断可使大肠癌病人获得及时的治疗,存活率大增。不论低危及高危病的人群都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接受例行检查,包括大便潜血和结肠镜等,以便及早确定诊断,尽快得到适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