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中国社会治安与青少年犯罪问题堪忧

【大纪元6月2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采访报导)中国司法部门的统计显示,2006年全中国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治安状况堪忧,特别是青少年的高犯罪率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2006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93020件,判处罪犯759230人,同比分别上升1.6%和4.3%。”这说明2006年全国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治安状况堪忧。

官方《新华社》报导说,中国人民最高法院院长肖扬指出,犯罪的组织化、暴力化、智能化、低龄化趋向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青少年犯罪案件严重,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美国的社会学家刘晓竹说,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中国整个的社会环境无序有关—

刘晓竹:“现在中国的情况是三个失序。一个是道德失序,现在的人不知道活着为什么?生活没有追求的目标。过去中国的道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都有很强的规范,从小就熏陶要遵纪守法。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但是这套东西已经被共产党破坏。原来的公德和私德都用现在假、大、空的这套东西代替。”

《新华社》的报导说,中国青少年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据统计,全中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就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社会学家刘晓竹说,目前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逐渐淡化也是青少年犯罪增加的一个原因—

刘晓竹:“第二个是家庭的失序。中国向来强调孝道,中国现在不是子女孝敬父母,而是上一代孝敬下一代。搞一胎化政策把这个事情整个颠倒过来了。中国的家庭伦理秩序也被解体掉了。当然这里头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一胎化政策,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重视家庭的亲子关系,而是宣扬假、大、空的爱党、爱国主义。家庭伦理就慢慢失去了根基。”

社会学家刘晓竹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社区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刘晓竹:“整个的大气候从家庭、伦理、学校到社区都呈现了一种失序的现象。所以这些青少年慢慢就没有依靠了,生活就没有罗盘了,那小船在大海上航行,什么是他们的兴趣呢?就是上网游戏;受到社会拜金主义的影响,就是享受。所有这些都使中国青少年缺乏理想主义、缺乏舍己为人或者一些互助、公德、私德这方面的文化建设、伦理建设、道德建设。”

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黄鸣说,中国的很多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过分宠爱,有不少人以此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黄鸣:“这些问题都是青少年朋友的问题,他们自己不愿意配合我们,不愿意把真实情况告诉我们,认为他们都是对的。来这里咨询的一般都是家长,他们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

广州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黄鸣还指出,最近,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沿海城市,很多农民工的子女留守在农村,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日趋严重的犯罪问题,应该引起中国社会的关注。(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