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环保篇/再等十年吧 造林休养土地

【大纪元7月1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曾鸿儒/综合报导〕公路总局打算简易复建中横,环保团体几乎一面倒反对,研究中横地质三十几年的台大地理系教授张长义直言:“再等十年吧!”

与其造路 不如植树

“再忍一下吧!”得知中横即将简易复建,世居中横山区松鹤部落的教师黄永光,发出了与多数族人不同的声音。黄永光认为,梨山需要的是种树而非造路,政府真要照顾居民生计,不如把经费拿来雇用当地居民造林,不只经费省很多,“对土地也有帮助”。

年轻时就投入中横地质研究的张长义表示,中横上谷关至德基段的地质非常不稳定,他估计,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时间,才可能恢复稳定,政府现在想复建中横,不如把经费拿来将被果农、菜农占耕的土地买回植树,协助土地休养。

长期关注中横封山议题的医师张丰年则希望政府“保守一点”,多次入山勘查的他认为,此一路段复建绝对没有想像中容易,“注定不会成功”。

张丰年说,封山就是着眼生态与水土保持,目前中横仍不断有砂石自上方山壁冲下,再冲入大甲溪,人类不去碰山,可减缓此一情况,也能避免这几年山区好不容易恢复的生态景观付之一炬,在地质稳定前,他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复建。

台湾生态学会理事长钟丁茂则质疑,所谓简易复建,其实是为未来全面复建铺路,但中横主要沿大甲溪辟建,这几年多次风灾、水灾后,大甲溪淤积最高处超过卅公尺,这种条件很容易发生土石流,对复建相当不利。

自然复育 稳定土地

而从近年几次灾变来看,他发现,人工植被几乎毫无作用,反而是自然复育的部分,能禁得起天灾考验,从这个现象来看,自然复育有助于土地稳定,而大甲溪下游就是人烟密集地带,让中横的土地稳定,有助于整个中部发展。

台大经济系教授张清溪认为,建设要考量成本效益,梨山的农业产值逐步萎缩,“这是好事”,中横复建是可讨论的问题,但不应为了农业复建,否则就是背道而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