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汽车家族起落 见证台湾经济成长

【大纪元8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高嘉和/特稿

四○年代,日治时代结束、国民政府迁台的台湾,正处于转变的当口,平均国民所得不到200美元,走路比骑自行车的多、骑自行车又比骑机车的多,路上更是看不到几辆汽车。

但现在,台湾汽车保有台数达700万辆,每年汽车产业产值近2,000亿元。和泰汽车苏燕辉、顺益集团林迺翁、裕隆集团严庆龄、永业汎德集团唐诚等老字号汽车家族,起落之间,见证台湾经济成长的历史。

由苏燕辉家族与味全集团创办人黄烈火等家族合资成立的和泰汽车,前身是“和泰商行”,初期只代理汽车零件与用品,随后逐步卖起丰田与日野的大型客货车。

几经转折,后来接手经济部、国防部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的“华同汽车”摊子,成立国瑞汽车,才得以稳定发展。

苏燕辉曾私下形容,受到当时政府汽车政策因素影响,和泰与丰田在台湾成立车厂,可说是宛如“国民革命”般,经过多次才成功。

约同时期成立的,还有顺益集团林迺翁家族,创业初期的顺益行也是以进口、销售汽车零件为主要业务,随后逐步跨足商用车、乘用车、润滑油脂、重工产品代理销售及汽车制造、特种车辆打造、分期付款及车辆、人身保险代理业务等领域。

因为成立得早,且务实本业,赚到的钱都用在购地,盖据点、厂房,顺益集团被视为是拥有最多精华地段土地资产的老字号汽车集团。

之后,随着国民政府来台的裕隆集团严庆龄家族、永业汎德集团唐诚家族开始扎根台湾。其中坚持打造自主汽车工业的严庆龄,被视为是台湾汽车工业之父;打破早年台湾进口车限制的唐诚,则被称为台湾进口车之父。

这些老字号的汽车家族,历经景气荣枯,依然屹立不摇,且日渐茁状,但也有老字号的,如国际汽车林锡瑞家族、进轮贸易王雨苍家族黯然退出市场;起落之间,宛如台湾经济发展的缩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