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劳委会调查 护理人员逾七成曾被针扎

【大纪元1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顾恒湛台北十六日电)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今天公布“医疗保健业人员生物性危害调查”,调查指出,护理人员曾被尖锐利器扎伤者占百分之七十一点五;医检放射人员超过半数以上(百分之五十一点四)都曾被尖锐利器扎伤;有百分之九十的牙医师表示曾被尖锐利器刺伤。

劳安所劳动医学组副研究员潘致弘指出,从调查显示,医疗保健业人员被针头扎伤的频率极高,在针扎原因部分,主要是“针头回套”、“拔开针头时”等医疗行为时发生。

劳安所在2006年随机取样国内十二家医疗院所,对五千两百二十四名医疗保健业人员进行生物性危害调查,并区分为临床组三千三百零五名 (医师、牙医师、护理师、医检放射人员)与行政组一千九百一十九名 ( 行政人员)。

潘致弘说,研究结果发现,在呼吸道疾病方面,临床组罹患咽喉炎、肺炎、过敏性鼻炎、肺结核的比率都显着高于行政组,例如临床组曾患肺炎为百分之三点七,行政组为百分之一点五;曾患B型肝炎临床组为百分之九点九,行政组有百分之七;肺结核临床组为百分之一点一,行政组为百分之零点四。

在皮肤疾病方面,他表示,临床组罹患水痘、荨痳疹、乳胶过敏的比率也皆显着高于行政组。曾患异位性皮肤炎临床组有百分之五点五,行政组为百分之四;曾患水痘临床组有百分之十一点七,行政组有百分之九点六。

潘致弘指出,医疗保健服务人员罹患生物性危害危险性最高的疾病为肺结核,临床组为行政组的二点七倍;其次依序为肺炎、接触性皮肤炎、B型肝炎、咽喉炎,临床组分别为行政组的二点五、一点六、一点五及一点四倍。可见肺结核仍是目前台湾医疗院所必需加强防范与预防措施的工作。

劳安所劳动医学组组长陈秋蓉建议,会接触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具的使用,以预防感染呼吸道疾病,例如增加面罩的佩戴等;病患就医时应也自行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医疗保健业人员或其他人员。

此外,陈秋蓉说,医疗院所应该使用安全针具,加强医护人员的针扎危害预防教育与建立针扎意外伤害处理流程与原则,并建立医疗尖锐物品扎伤通报制度。

她表示,劳委会正积极研拟“医疗保健服务劳工安全卫生规则”草案,草案要求医疗机构应订定并执行生物危害暴露控制计划、使用安全针具以避免针扎、改善通风系统及进行教育训练等生物性危害预防措施,预计今年可以完成立法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