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得

【菜根谭】处喧见寂 出有入无

【大纪元1月24日讯】 三四、浓处味短 淡中趣真

悠长之趣,不得于醲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怅之怀,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固知浓处味长短,淡中趣独真也。

醲酽:音“浓艳”,指味道醇厚浓烈。

啜菽饮水:吃豆粥,喝清水。指生活清苦,饮食粗简。菽,豆类的总称。

惆怅:悲愁、失意。

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指弦乐器。

三五、有意反远 无心自近

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

诗旨:作诗的要旨。

三六、处喧见寂 出有入无

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处喧:置身于喧闹热烈中。

机:事物发生、变化的原由。《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