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评论

外电评论:佛教对亚洲政治的影响

【大纪元1月27日讯】今年九月,缅甸和尚走上街头对抗缅甸军政府,引起全球注目。回顾历史,这次抗议事件不禁令人联想佛教对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佛教通常不挑战统治政权

《华尔街日报》十一月七日报导,佛教徒的信仰是非暴力的,他们相信来生,并且认为解脱的条件是克制世俗的欲望。佛教相信,每个人的命运决定于前世所为(即业力),基于这样的信念,佛教徒认为恶首会在其来生为今生恶行付出代价,因此不会想要在当下对恶首采取立即行动,也因此过去佛教通常是倾向于维持现状。

与伊斯兰教及基督教不同的是,整个亚洲地区的佛教,并没有为效忠神圣上帝发动战争的思想。不过,佛教对亚洲的政治行动主义,确实是起到很强大的激励作用,包括从中国到缅甸,以及东南亚数个国家的佛教,某些地区如斯里兰卡的修道寺行动主义,甚且形成政党。



佛教徒的信仰是平和非暴力的,并相信来生。图为藏传佛教的“六道轮回图”。(新纪元)

佛教通常是不挑战统治政权,这一传统奠基于二千五百年前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他原来是一名北印度贵族,放弃荣华富贵在一棵菩堤树下开悟后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死后约二百年,印度的阿育王(King Asoka)将佛教定为国教,自此,亚洲的统治者仿效阿育王的做法,支持僧侣以寻求佛教神职人员对其统治政权的祝福。



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在被软禁期间以阅读佛教禅修经文纾解压力(AFP/Getty Images)

近代佛教对亚洲政治的影响

一九八八年缅甸学生走上街头进行抗议时,运动领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拜访仰光大金塔,呼吁终止军权统治,僧侣们纷纷参与和平集会,到了当年九月,在军队的镇压下有三千人死亡。九个月后,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相同的镇压情境出现在中国的天安门广场,有数百人或更多的人,在参与学生主导的抗议活动中,死于中共军队的镇压。

无论是在中国或缅甸,民主运动人士在镇压下,有藏匿的,也有逃到海外或被关起来的,但是佛教的各门支派,却在此时异军突起,成为反抗暴政的代言人或支持者。例如在缅甸,即有部分异议僧侣组织全缅青年僧侣联盟(All Burma Young Monks Union)对抗军政府;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则寻求僧侣长老的支持,且在被软禁期间以阅读佛教禅修经文纾解压力。

根据《纽约时报》十一月四日的报导,缅甸和尚抗议事件令人回想起一九六三年的越南和尚抗议事件,是当时的头条新闻,并引起全球的关注,特别是当年的六月十一日的媒体报导。

相信上一辈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那一天的媒体报导中那一张怵目惊心的照片,七十三岁的释广德(Thich Quang Duc)即使身上已火焰浓烈,仍然腰杆挺直的盘坐在西贡的街上,抗议受到美国支持的越南暴君吴廷琰;这一幕,改变了美国及越南,也使得美联社的记者麦尔坎 ‧布朗(Malcolm Browne)因此得到普立兹奖,并且在数个月后,美国刺杀了吴廷琰。

西藏佛教反抗中共镇压



今年九月缅甸和尚走上街头对抗缅甸军政府、引起全球注目。(AFP/Getty Images)

根据《华尔街日报》十一月七日的报导,中共对佛教的控制不亚于缅甸。一九五零年中共进入之前,西藏还是个佛教地区,但在中共进入后,藏传佛教面临被中共控制的命运,并时常听闻抗议及镇压事件。以最近为例,西藏的佛教徒公然反抗中共,庆祝他们被中共流放的达赖喇嘛获美国国会颁赠象征最高荣誉的奖项,以致中共公安人员再次镇压喇嘛。中共到现在仍然有系统的阻止记者对西藏做第一手报导,企图遮掩中共镇压西藏佛教徒的事实。

法轮功发表《九评共产党》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法轮功。在一九九二年公诸于世的法轮功,即使不参与政治,且使修炼者人心向善、身心受益,也无法见容于中共极权体制,自一九九九年开始遭到严厉镇压。为终止中共的镇压及残酷迫害,法轮功学员透过网际网络动员全球性的和平抗议活动,并且自组电视台、广播、媒体等方式,揭露中共本质及迫害真相,更于二零零四年发表《九评共产党》一书,让世人明白共产党的起家及邪恶本质。



《九评共产党》一书,让世人明白共产党的起家及邪恶本质。(新纪元)

虽然中共官方的佛教学会谴责法轮功,但中国境内部分佛教人士支持法轮功,其中之一为一九八九年支持民主运动而被监禁,获释后进入佛教寺院避难的徐志强(Xu Zhiqiang)。徐先生在二零零四年代表一名被关押的法轮功学员,进行法律诉讼,他表示他本人不是法轮功学员,但他支持宗教及政治自由。

中国的异议份子对法轮功学员不畏强权、坚决对抗中共残暴政权的精神十分敬佩,曾被中共关押十九年、目前流放美国的知名民主运动人士魏京生,虽然不是法轮功学员,但偶尔参加法轮功活动。今年七月,在美国首府一场大型的法轮功集会活动,他望着反对共产党的旗海表示,他的民主运动绝对不可能号召到这么广大的群众。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47期【西方看中国】栏目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