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参与史上最大天文计划 开拓尖端产业

【大纪元1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台北二十八日电)台湾将参与全球史上最大规模地面天文台ALMA兴建国际计划,部分电子元件可望在台生产。国科会副主委杨弘敦表示,台湾厂商已具备研发及量产能力,藉由参与国际性尖端研究计划,可望带领厂商技术升级,未来有机会“赚全世界的钱”,更可运用在国防产业,具有国安战略意义。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下午宣布,获美国国务院审查同意后,台湾将加入“Atacama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SubmillimeterArray )计划”的北美研究团队。这是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天文计划。

一旦此庞大地面天文台计划打造完成,电影“全民公敌”透过卫星而得到的无以伦比监测威力,在现实社会中,不用卫星,只靠这个地面天文台就可做得到。

杨弘敦分析,这一系列天文台位于智利海拔五千公尺的高原上,解析度远高于现今的哈柏太空望远镜,除可应用在观察宇宙、星系等天文景象,进行天文研究外,相关雷达科技更可广泛应用在国防安全等工业。

他说,尖端科学研究所用的最先进仪器,通常全世界仅有少数厂商可以制造出来,因此,仪器设备采买非公开招标,而是经由申请审核,厂商需证明有研发量产能力。

杨弘敦表示,现今台湾已具备高能实验侦测器、次毫米波的天文望远镜的研发及量产能力,因此,台湾参与这项全球注目的尖端天文计划,可望带领台湾厂商技术升级,一步步淬练出尖端科技量产能力,未来可进一步前进国际市场,“赚全世界的钱”。

在波斯湾战争中,CNN记者透过即时卫星作第一手战况报导,所用的正是台扬科技所研发出来可携式卫星通讯设备。国科会希望透过参与这项天文计划,可以协助更多台湾厂商,开拓尖端科技产业商机。

ALMA计划由北美、欧洲、日本三个主要研究团队合作推动,预计兴建期10年,ALMA天文台估可运转逾50年。台湾将出资二千万美元,约占总计划金额的5%。

国科会表示,台美合约内容包括未来台湾天文研究人员可无条件申请使用北美所拥有观测时间;台湾所负责的建构工作将可能在台进行,如望远镜部分前段讯号处理系统、后段处理电子元件可望在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