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港媒:毒奶粉金融海啸外“世纪大灾难”

【大纪元10月11日讯】三鹿毒奶事件曝光引发世界对中国制食品安全问题关注。有港媒评论文章指,连日来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几乎占据了所有传媒的头条,但中国毒奶粉风暴继续在大陆以及全球肆虐,牵涉“民以食为天”这个与人类生命相关的头号问题。目前几乎每天都验出新的含三聚氰胺食品,让人几乎见到所有食品都心生疑虑。

苹果日报评论说,迄今为止,全球已有30个国家全面禁止中国奶类制品进口。昨日中国官方指这些国家的做法对中国不公平。而全面禁止含奶成分中国食品进口的俄罗斯,其卫生防疫总医生奥尼申科在上周说,中国毒奶粉事件相当于一场使用化学物质的恐怖攻击行动。

评论指,外国已有人形容中国毒奶粉风暴是“世纪大灾难”。它比地震破坏面广,因为几乎席卷全球。三聚氰胺的“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散播?它在饼干、朱古力等食品中的散播面有多广?还有多少食品会有问题?这一连串疑问目前都还没有答案。

评论说,对于毒奶粉事件,中国官方极其低调甚至绝口不提。打开一份大陆报纸或收看大陆的电视新闻,极少见到有关毒奶的报导,但打开台湾报纸或收看台湾电视,关于三聚氰胺的报导就铺天盖地。若单看两岸传媒的报导,会误认为毒奶粉事件发源于台湾而不是大陆。

事实上,台湾只是大陆毒奶的受害地区之一。台湾传媒大篇幅报导是针对他们自己官员对食物含三聚氰胺的标准多次变动,台湾一位卫生署长因这事辞职,新的卫生署长也在立法院遭反对党立委肢体对待而住院。

对比奶类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值,两岸三地有相当大不同。评论说,台湾目前对奶类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是“零容忍”,并采用最灵敏的仪器,其灵敏度可测出0.05ppm的三聚氰胺含量。香港对婴幼儿奶粉和其他奶粉、液态奶所定上限为1ppm,奶类成分比例占15%以上食品的上限是2.5ppm。

8日中国卫生部等五个部委颁布奶类食品含三聚氰胺的限量值(即上限),表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限量值是1ppm,其他液态奶、奶粉及含乳15%以上的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ppm。中国大陆所定的非婴儿食用的液态奶、奶粉,含三聚氰胺的上限较香港高1.5倍。

评论指出,这种限量值定出关健在于香港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奶类制品定出检测上限,而中国五部委定出的限量值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指引,也是对生产者的指引。因而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生产商将回收的毒奶稀释后再销售,只要不超过限量值即可。二是等于纵容生产商继续将三聚氰胺注入奶制品中,只要不高于限量值即可。

评论指,为什么全球除了中国奶制品之外,非中国原料的奶制品却丝毫不含三聚氰胺呢?事实上,在奶类食品中加入工业用的三聚氰胺废料,目的在使奶粉增加“蛋白精”。这些废料除含有可以导致肾结石的三聚氰胺之外,还含有国际公认的致癌物亚硝酸钠。

事发至今,中国当局一方面千方百计压制受害者索偿,另一方面又作出限量值指引,让生产者使用三聚氰胺合法化。中国毒奶制品向全球扩散的灾难,什么时候才可以停下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