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全民抗过敏 自在过生活

【大纪元2月8日讯】我们常听到人说“鼻子总是好痒!”“没有感冒但鼻子总是塞塞的?好像过敏了!”然而过敏是什么?为什么它总是让人感到不舒服?它造成我们人体的伤害及影响到底有多严重?非当事人实在很难体会!

我们应该如何与过敏和平相处,甚至减缓它对我们所造成的不适感?过敏是一种特殊的遗传免疫疾病,会让人接触“过敏原”而引起下列过敏疾病如:常出现的症状由轻微的流鼻水、打喷嚏、鼻子痒(属鼻过敏);眼睛痒、流眼泪、红眼(属眼过敏);荨麻疹(属皮肤过敏);腹泻(属肠胃过敏)到呼吸困难(属气喘过敏),甚至严重休克(如盘林西尼过敏),都有可能发生。

“过敏原”是一些特定的蛋白物质,会造成人体的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了许多,九成的过敏病患对尘过敏,其他的过敏原如:灰尘、蟑螂、霉菌、动物皮屑及毛发、空气中的花粉(上述属于吸入性过敏原);饮食中的蛋白、虾、蟹、鱼、麦类、花生与牛奶(上述属于食物过敏原);昆虫叮咬毒液(如蜜蜂)与植物毒汁(如毒性长春藤);空气污染、烟害等,由此可发现,过敏原是无处不在的,唯有尽量避免接触,才能有效防范过敏的发生。

而临床上常见的过敏疾病有过敏性鼻炎(如:花粉热)、过敏性气喘、过敏性荨麻疹、异位性皮肤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如:阿斯匹林)、抗生素过敏(如:盘林西尼)、职业性过敏(如:甲苯、乳胶素)等,大多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药物的治疗、与医师充分配合之下都能够有不错的疗效。

在过敏病的治疗上,通常医师会先确定是那几类过敏原造成患者的过敏反应,继而告知患者尽量避免那些过敏原(如:尘、虾、蟹等等),然后再搭配药物,给予症状治疗(如:内服、外用、鼻喷剂、针剂等)以及预防性治疗,如果症状未见改善且生活之中很难避免接触过敏原,有时医师便需要使用减敏治疗,来改善患者过敏不适症状。

减敏治疗是目前改善过敏疾病的方式之一,是一种含微量的过敏原,由低剂量开始使用,慢慢增加过敏原剂量直到一个维持量,需注射一段时间。减敏产生的机转,可增强IgG(保护性免疫球蛋白原体),使免疫系统由过敏性的TH2变成非过敏性TH1的体质。

它拥有如下优点:A、剂量微小、皮下注射而且注射时较不痛。B、其为单一减过敏疫苗,它的成分单纯不混合。C、患者使用健保,即可定期注射。D、促进患者改善体质、提升免疫力。E、注射减敏疫苗可以减少感冒的机会、提高生命品质。而减敏治疗并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与其他的针剂一样也会有过敏反应如:轻微的注射部位痒及红肿,到有生命危险的过敏性休克,故建议在注射减敏药物后,应休息三十分钟再离开医院。

总之,过敏虽不是绝症,但却会让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如果您及家人不经意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征兆,提醒您,还是找专科医师详细诊断一下,“远离过敏 自在过活”才是生活愉悦之道。

文/翁丽致(耕莘

医院小儿科主任)◇(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