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

【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郾城、颖昌大捷

时间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

地点:郾城、颖昌。

缘由及过程:

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春,高宗听信宰相秦桧谗言,力主与金议和,接受金国苛刻不平等的议和条约,金才把河南之地还给南宋。但南宋派往河南的官员尚未到任,金人就反悔撕约,再度进逼南宋。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金军以兀术为统帅,分四路并进。宋高宗派遣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兀术得到密报,获知郾城兵员极少,认为是进击的好机会,便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名精兵突袭郾城,想要一举歼灭岳飞总部。

当时岳飞的确兵员很少,因为事出突然,兵力来不及集结,手下只有亲卫军和一部分游奕军,而金军却是浩浩荡荡大军前来。在如此险恶环境下,岳飞临危不惧不乱,他指挥将士迎敌于郾城北十多公里处,并与儿子岳云出城迎战。是年,岳云虽然才二十二岁,但智勇双全,有乃父之风。岳飞临出征前严厉告诉他:“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意即:你要战胜而回,如不能完成任务,我就要将你斩首!)。

金军以最精锐的“铁浮图”骑兵投入奋战,马皆赋以重铠,并用韦索相连贯号为“拐子马”。岳飞以智取胜,他令士兵手持大斧、提刀等武器,步兵上场之后,不要仰头观望,只要专砍马腿,近身肉搏即可,曰:“手拽厮劈”。因为“拐子马”相连贯,一只马不能行走,其它马也就被牵连,这时再予对方重击,就容易获胜。果然,金军一时惊慌大乱,措手不及,溃败而逃。 此战金军兀术的精锐亲兵和拐子马遭到沉重打击,兀术悲痛不已,大叹:“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这次战役金军虽败走,但兀术仍不死心,想要再决胜负。十日,兀术增兵郾城北五里店,岳飞获悉消息马上率军出城,并派王刚带领五十名轻骑,前往侦察敌情。王刚遇敌,两军开打。岳飞诸将之中,有些信心不足者,主张稍退以暂时躲避大军压境。但岳飞却认为此时正是进攻金军的大好机会,遂亲率四十名骑兵出击,临行前,都训练霍坚怕岳飞出征有危险,急忙上前拉住马绳劝阻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岳飞用马鞭抽在霍坚的手上说:“非尔所知!”便跃马急驰,来到敌阵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岳飞来到最前线并亲身作战,此举令岳军士气大振,连一向只在幕后做参谋的文官们都弃笔参战,投入战场。经过三天激战,岳家军终于赢得了郾城之役的胜利。

郾城之役后没多久,兀术再次召集十二万大军反攻,想要一雪前耻。这次他们来到郾城和颖昌之间的临颖(今河南临颖),想要把岳飞和王贵两军联系的通道断绝。岳飞派张宪首先奉命带军到临颖,和兀术的大军决战。同时,派杨再兴等率领数百骑兵为前哨,但杨再兴不巧与兀术大军狭路相遇。面对大军包围,杨再兴毫无惧色,率骑兵与敌军英勇作战,战至最后,杀死金军两千多人,但杨再兴与所有骑兵也不幸全部阵亡。后来,张宪援军及时赶到,才将金军赶走。兀术不敢再战,只留下部分兵力,自己则率主力军转攻颖昌。

岳飞预估兀术将回攻颍昌,便急令岳云赶往救援守颖昌的王贵。兀术果然率领三万骑兵、十万步兵进攻颖昌,岳云等率兵迎战,双方交战几十回合,依然无法分出胜负。此时,岳军老将王贵面对如此敌众我寡的悬殊,显得有些沉不住气,心灰意冷,幸好岳云及时制止了他的动摇。岳云多次只身冲入敌阵,受到多处创伤仍奋不顾身,岳家军将对方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冲锋陷阵,激烈苦战。是日正午过后,战局开始转变过来,原本守城的董先和胡清也率军出城援助,终于将金军打败。

颖昌大捷,金军伤亡五千多人,岳军再次大获全胜。此时,在临颍东北的张宪也打败金军,岳飞便乘胜追击金军,于距开封仅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一举击溃金军。

结局:

郾城、颖昌之战后,岳飞父子智勇双全,以寡击众,使金军元气大伤。金军统帅兀术终于真正领教了岳家军的威力,诚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惜,岳飞原本可借此役成功之机,进取中原抗金,达成收复河山的愿望,但宋高宗和秦桧等人却急催岳飞班师。岳家军前进的受阻,使整个抗金局势又被破坏,很多收复的许多失地又再度被金军占领,“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更令人惋惜的是,隔年岳飞竟被奸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可以说,岳飞死前的最后一战就是郾城、颖昌一战, 岳飞直至最后一战,都是身先士卒,为国家勇往直前。像他这样的人格操守、英勇善战以及忠爱国家的精神,真是令后人千秋万世传颂与感佩!@*(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