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美科学家揭密秘鲁大坑 确为陨星所致

【大纪元3月13日讯】去年9月,一个不明物体在秘鲁坠落砸出神秘大坑,引发当地居民一片恐慌。科学家周二(11日)发表报告证实,该物体确实是一颗陨星。但这颗陨星完全与人类对岩石构成的陨石表现形式的认识不符,它的坠落速度更快,撞击更猛烈,而且看上去与火星等已知来源的陨星也不一样。

据路透社3月11日报导,美国罗得岛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地质学教授彼得‧舒尔茨(Peter Schultz)表示,这个砸出直径达49英尺(15米)大坑的陨星由岩石构成,理论上,在到达地球表面之前就应在大气层中分解碎裂。

舒尔茨在得州里格城(League City)召开的月球和行星科学大会上说,也许陨星在地球大气层中分解了,但碎片却牢牢聚在一起,以时速1.5万英里(2.4万公里)的速度撞向地面。通常情况下,只有金属物质构成的陨星才能完好无损地撞向地面,砸出大坑。

舒尔茨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金属物质构成的陨星在进入大气层后,速度会减缓,坠落时在地面砸出一个深洞。但这种陨星的飞行速度却是一般陨星速度的40倍至50倍”。如果它撞在一条干枯河床上,会从地下砸出水来。

舒尔茨说,研究小组的实地观测数据表明,科学家应进一步思考有关天体以不同方式撞击行星的理论。他说:“我们必须重新开始,再次考虑这个问题。”

该大坑位于喀喀湖(Lake Titicaca)附近,在秘鲁与玻利维亚接壤之处。据报导,去过那个大坑的当地居民后来均出现呕吐、头疼等身体不适的症状。有人怀疑响彻天空的噪音和深坑是否由陨星引起。

舒尔茨说:“这是我们探寻的原因之一。我们希望去伪存真,找出真相。有关当地人身体不适的报告都有点言过其实,他们没有得病,只是对眼前发生的事感到惊讶。”

美国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两块来自那个陨星的暗灰色岩石,并在大会上表示,它们看上去与火星等已知来源的陨星完全不一样。

舒尔茨的研究小组曾实地考察过这个位于智利首都利马以南800英里(1300公里)处的大坑。舒尔茨表示,之所以噪音大的不同寻常,撞击地点也显得杂乱无章,是因为陨星旋转和坠落的速度飞快所致。

他说:“这与我们期望的结果不同,甚至于让人觉得整个事件是伪造的。它完全和我们对岩石构成陨石表现形式的认识不符。”

据舒尔茨解释,在如此高的速率下,碎片可能无法穿过伴随陨星产生的“冲击波”屏障,“它变成流线型,更有效地穿透了地球大气层”。他说,这可能挑战了人们的常识,即所有岩石构成的陨星在撞击地球前必先分解。这项研究发现可能还有助于解释火星上各类陨石坑的成因。(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