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关公文化节人文艺术教育展 宜兰登场

【大纪元4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二十三日电)为了让世人了解关公成圣的历史及来台信仰的沿革,进而效法关公忠孝节义的精神,“2008年台湾关公文化节─人文艺术教育巡回展”今天起在宜兰县文化局大厅举行,展出与关公有关的五十一幅国画像、二十尊木雕及年谱等文物。

中华桃园明圣经推广学会理事长黄国彰说,这次巡回活动于三月中旬在金门首展后,今天起移师到宜兰举行,分“国画介绍关公及三国英雄豪杰事迹”、“关公如何封帝称圣的研究”、“关帝经典内涵区”、“扶鸾仪式展示区”、“关公造型艺术展览”与“关公来台三百五十年历史沿革及世界关公信仰学术资料数位典藏”等六大主题,详细介绍关公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一尊名为“千百亿化身”的关公木雕像,以玉帝扮相,冠带旒冕,有一百零八只手,其中三十六只手,各执各种法器和兵器,是由海峡两岸十多位名师雕刻,最为珍贵。此外,展场还有两幅十八公尺长,以中文与梵文书写的“桃园明圣经”。

黄国彰表示,关公就是三国时代的关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以忠义著称,死后民众建庙膜拜。台湾以关公为主神的庙宇在清朝有三十五间、日治时期增加到一百五十间,1959年到目前已增加到六百二十间。这次活动也解说关公过去被封为“侯”、“公”及“王”,一直到被封为“帝”的过程,希望将关公的历史和忠义文化介绍给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