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园地

不后悔的人生(上)

托尔斯泰晚年写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说《伊凡‧伊列区之死》,探讨一个问题:“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么?”

伊凡‧伊列区是个高等法院检察长,有一个人人羡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阶级和贵族。他从小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也善于应对逢迎。因为出身贫苦,所以从小就力争上游,立志要出人头地。

他聪明又用功,很顺利地拿到人人称羡的大学文凭。进入法院以后,他比别人更用心办案,也擅长交际,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获得各种升迁的机会。在人生最高峰的中年时,他和美丽的太太搬进了彼得堡宽敞的豪宅里,开始用心布置这个家。就在挂窗帘的时候,他从高高的梯子上摔下来,从此卧病不起。

功成名就,却失掉宝贵真心

从小到大,他第一次有很多时间去看他身边的人,以及他这一生真正所拥有的。虽然他很用心布置这个房子,极力想要摆脱中产阶级的品味,但是从家具到窗帘,没有一样东西和与他有相同社会阶级的人有任何不同。就像他的一生,虽然他一直都不甘心当平凡人,但是却也从来不曾追求过任何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因为,他从来都不曾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什么,从来也不曾认真问过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整个一生,他只是活在别人的期许和羡慕之中。所有他曾追求过的东西,都只是因为别人认为那些东西很体面、值得称许或羡慕,没有一样是他自己要的。就像他的婚姻,不是因为两人相爱,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们两人条件相当,非常体面。

卧病以后,他那爱慕虚荣的太太和女儿从来不曾真正关心过他。其实,他也从来不曾关心过别人。医生不在乎他的疼痛与忧虑,不把他当作一个有感觉有思想的人,只是机械化地用专业角度在处理他的身体。这就像他在法院一贯的风格,他只想从专业角度把所有的案件冷漠而优雅地处理掉,冷漠到近乎无情与残酷。即使发现当事人有冤屈或不得已的苦衷,他还是硬着铁石心肠依法办事。他的同事没有人同情他,反而整天在打听他的空缺可以带给哪些人升迁的机会,就如同他以往在类似情况下的一贯作风。

把他和家人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不是爱情与亲情,而是虚荣心和一家人的面子;把他和同事联结在一起的,不是同事的情谊或关怀,而是社交的利益和人脉网络的经营。没有人是真心地活着,大家都只是活在别人的期许和羡慕里!

看透一切,人生却不能重新开始

当他看透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他从来不曾有过真心的喜悦和眼泪,不曾为自己的心愿而生活、奋斗,他的一生根本都是虚假的、空洞的、不值得的。他很想从头来过,尝试过一种更贴心、更真实的人生。但是,他已经是绝症的末期,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人生最可怕的,莫过于在人生已经不可能再从头开始的时刻里,却对自己有过的一生感到后悔、不值得!那么,人要怎么活这一生,才会觉得值得呢?我们曾否认真地想过?

我问学生:“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准备你的婚礼?”很多人都愿意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筹备。那么,你是否曾经花一整天的时间去想想:“什么是你这一生中最想拥有、最珍贵的东西?”不曾有过!太忙了!国中开始忙联考,联考后还有联考,大学毕业后还有研究所,研究所毕业后要想办法进园区。进了园区更忙,忙得有家归不得,有些人连想生小孩都找不到时间。

“那么,你会不会是第二个伊凡‧伊列区,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对一生感到后悔?”“不会吧!想办法赚钱解决现实的问题比较实际,没有必要花时间去想‘人生观’这种无意义的问题。”

真的吗?大部分的人从懂事开始,就活在怕被别人比下去的恐惧当中,所以终其一生,他们只有在现实的恐吓下拚命地力争上游,追求财富与权势,作为武装自己和践踏别人的工具,却从来没有机会停下脚步好好地想一想:这样子做,真的会解决问题吗?

这就好比一个怕鬼的人,总觉得鬼在自己的身后,你愈是想跑得快一点,愈会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你。真的要解决这种恐惧,唯一的办法是停下脚步,勇敢地往后面看清楚。只有当你敢往后面去看清鬼的真相时,鬼才会消失掉。一味地在它的恐吓下拚命往前跑,累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转载自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