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原住民歌唱家跃上国际声乐舞台

【大纪元7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嘉益 嘉义报导)2008新唐人“第二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亚太区初赛,7月6日在台湾嘉义大学演艺厅圆满的落幕,总计有30位优秀选手自92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取得赴美参加复、决赛的资格。在30位入围名单中,美声唱法男、女子组即占了27位,民族唱法女子组由于咬字不够清楚所以名额从缺,只有民族唱法男子组3位选手突围而出,且皆为台湾原住民歌唱家,更显得难能可贵。

科班出身主修声乐,目前在高中教音乐的排湾族入围选手胡待明,在接受记者访问时首先用本族语言向大家问好后表示: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新唐人“第二届全世界华人声乐大赛”亚太区初赛,当初是否要参加比赛的心中争扎真是给我很大的压力,经过这样的挣扎后参加比赛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够将自己民族的东西表现出来。当时争扎的原因是由于到底要唱美声唱法或是民族唱法,后来决定用自己民族精致的文化和自己所作的歌曲来表现。借着新唐人电视台这样的国际媒体将它们传播出去,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台湾原住民传统的文化、音乐、艺术及服饰之美,所以这次特别穿着我们排湾族贵族的服装来呈现这首黄昏之歌的曲子。

在谈到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比较与优劣时胡待明说:这次比赛是用我们原住民的音乐,所唱的歌曲是用西方手法来写的。因为我们原住民的音乐、歌曲历代都是用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但是现在不可能再继续口传下去,所以必须有文字的记载。用西洋的方式来写曲子,能够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截长补短,吸收西洋的优点,来展现我们原住民音乐的特色。自己一直都在推展原住民的音乐,觉得用西洋音乐的技巧可以把我们的声音变得更美,虽然原住民与生俱来的声音是很不错,但比较粗造不够精致,利用西洋美声唱法的技巧,比如说讲究发声的位置、共鸣的位置,就是对声音作一些修饰,可以让我们的发声变得更好。至于用美声唱法来唱原住民歌曲并不会失去民族的特色,因为学声乐的人通常要表现音乐性的东西,所以如果对原住民音乐非常熟悉并且知道它的历史背景的话,用美声唱法一样可以达到它的目的,能够表现出各个族群不同的文化特色。

最后胡待明表示:这次很感谢评审的青睐,让我有机会入围并前往美国纽约参加复赛,也谢谢新唐人电视台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自己所写的作品和本族的文化能传送到世界各地。把自己民族的文化传达出去,是参加这次比赛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这次初赛唯一自备伴奏乐器演唱的入围选手伊祭达道表示:所使用的是自己民族的传统乐器木琴,只有4个音阶re、mi、so、ra,主要以3种木质材料作成,怎么敲都不会破碎,是族中老一辈传承下来的。这次演唱使用了两种乐器伴奏,前奏使用木琴,中段时使用非洲鼓,但非洲鼓并非我们民族的传统乐器,因为我们民族的传统鼓太重,所以用非洲鼓来代替。这些乐器都是自己制作的,我们的族人大都会作,而且只要是喜欢的都能作的很好。

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严格的声乐训练,台湾太鲁阁族歌唱家伊祭达道说:原住民歌曲都是藉由祖先世代口传的方法留下来的,由于从小就受父亲喜欢唱本族传统歌曲的影响,自己也都唱一些传统民族曲子,表现方式皆以标悍凶猛为主。原住民的歌唱能力大都是天生的,歌唱技巧也是祖先代代相传的,以前我们太鲁阁族的父母早上要叫子女起床都会用唱歌的,族人做任何事也都会用歌唱来表达意思。这次演唱的曲目立雾溪之歌是由族里的牧师周裕丰编写的,声音的表现方式有点类似西方技法,内容大意在叙述我们族人历代居住的立雾溪山区,赞颂它美丽的风景和清澈的水质,风吹竹林时就像在跳舞迎接我们一般,呼唤着族人一起来欢乐歌唱,感谢上帝给我们这么美好的地方。

对于这次比赛能够入围伊祭达道说出他的感言:自己觉得这次比赛唱得并不是很好,但是很高兴能获得评审们的肯定,让我有机会到美国纽约参加复赛。如果能蒙上帝恩典的话,说不定还能进入决赛获得奖项,让台湾的原住民歌唱家跃上国际舞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