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经选举洗礼 何俊仁学会谦卑

【大纪元7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民主党主席何俊仁从学生时期,一直到成为民主党内50世代人物,始终保持着他对民主争取的坚持,作为一位民选议员,多年从政的经验教懂何俊仁一个秘诀:在选民面前学会了谦卑。他说:“经过选举洗礼的人,是知道谦卑的,知道我们有机会为公众服务,是市民给机会我们,所以我们尊重每一位市民,也尊重市民对我们的期望和评价,这是民主的一个重要价值观——达到市民的期望并且要谦卑。”

刚宣布参选新界西的何俊仁,从多年的民选议员生涯中,最大的感受是学会谦卑的重要:“我不同意曾荫权所说的‘民望如浮云’,民选出来的人不敢这么说!”

很重视市民的支持和尊重

何俊仁说,自己很重视市民对他的支持和尊重:“如果民望差的话,表示我很值得检讨,表示我达不到市民对我的要求,这是绝对重要的。……我也想知道支持我的人,投完票给我后,有没有后悔或不满,我是想知道的。”

他相信,选民对已经有印象的候选人,其评分不单只是在候选人在选举期间的表现:“香港市民要选谁都已经心中有数,觉得应该支持谁就投给谁。”不过在选举期间的活动还是很重要的,以表示出候选人参选的诚意。

至于从政以来最难忘的事,何俊仁回答说:“很多!”其中一件发生于1992年,当时他仍是港同盟(民主党的前身)的副主席,港同盟其中一位核心成员、立法会议员吴明钦,是多次选举的票王,因血癌逝世。

何俊仁临危授命到新界屯门补选,对何俊仁来说,屯门区很遥远,而当时全部泛民主派议员都支持他,前线议员刘慧卿更将办事处暂时关闭帮他助选。虽然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当时仍输了10%的票,因为对方已经选第三次,颇具地区的网络组织。

扎根屯门 建深厚地区关系

何俊仁接受那次落选结果,因为看到自己确实还没有深厚的地区关系。之后,他决定扎根在屯门区工作,从此与屯门和元朗区建立了不解之缘。1995年,何俊仁在区域市政局以票王当选,打后的选举都没有落败。

对于地区工作的心得,何俊仁说:“除了理念和个人素质外,尤其是地区直选,是需要和地区建立关系,和选民建立感情,在地区工作的热诚是很重要的。帮助很多弱势、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单是在屯门区,在过去的10多年,我已经帮忙成立七、八十个法团。”

近年,泛民议员在立法会内提出的很多议案都被否决,但何俊仁并不感到灰心:“因为我很清楚立法会在做什么,我知道立法会没有什么实权,实质是一个否决权,因为不够票,所以只是一个否决权,但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因为它始终是一个立法的机构,所以作为一位议员,其言论是得到重视的,也可以利用这个身份,即使不在大政策上足以左右大局,但在较小的政策及个案上,仍能做很多事,帮到有需要的人。”

他续说:“一直我知道,努力不能只集中在议会内,议会内外的联系和结合是很重要的,所以多年来维持和民间团体的紧密关系来推动民主运动。而民主运动是在议会内外建立的力量,不要以为当了议员就‘轻飘飘’,政党没有执政的机会,而推动民主是民主党一个主要角色。”

缺资源 精神价值处优势

谈到选举资源,何俊仁说,没有资源,当然有很多事情都会处于不利的状态:“尤其是对方不单只是钱,而是整个国家机器,利用中央政府(中共政权)及地方政府(香港政府)的权力和优势,给予他们很多的方便。”

即使这样,何俊仁仍得到一股庞大的社会动力支持,继续争取民主,也不怕保皇党或亲共党派对他们的压力:“因为我们很相信我们是在争取公义,民主也是一个普世的价值,也是世界的潮流,我们是站在正义的一方,是顺应着潮流,对方不是,对方是在抗拒历史潮流,站在不公义的一面,我们是在道德的高地,他们是在道德的低洼之地。所以纵使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物质的支持,在精神价值方面,我们绝对处于一个优势。虽然逆水行舟,但仍是义无反顾!”

建议新一代努力推进民主

谈到对新一代参政人士的建议,何俊仁说,要努力,路是很多人走出来的,重视对生命的尊重,对每个人的尊严的维护,才能顺利推进民主:“经济固然重要,民生的改善也是重要的,一个社会如果有真民主,就应该体现到对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关怀、尊重和照顾,这就是公义的具体化。”

今次有很多泛民人士参加9月立法会选举,如何平衡?何俊仁说,这个选举制度基本上使不同名单的人要互相竞争,包括泛民之间的队伍,这是这个制度的特色:“坦白说,我们难以和别的泛民朋友,包括李卓人、梁耀忠、张超雄、陈伟业等协调,做不到。”

他希望泛民赢得最多议席,8位泛民的候选人中,在新界西可以赢到5席,就很满足。

何俊仁认为,泛民之间可以全力合作的方面是大家齐心合力监视今次的选举,确保整个选举是公正和公平的,如选举期间发现任何不规则的活动,影响到任何人,泛民会一齐发声。(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