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申渊:毛泽东和洪门大佬司徒美堂

【大纪元1月7日讯】洪门大佬司徒美堂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竭力争夺的帮会头目。毛泽东最后用巧妙的统战手段和伪善的面目把司徒美堂控制在手,将他弄上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电视片“开国大典” 中在天安门城楼最右边的美髯飘拂、精神矍铄的长者便是五邑名人、洪门大佬司徒美堂。那一年司徒美堂已经八十一岁了。

司徒美堂(1868-1955)出生在广东侨乡开平赤坎镇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十二岁时为生活所迫随同乡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小中餐馆当杂工。当时很多贫苦华侨为了保护自己,加入了各种帮会组织。洪门致公堂是晚清时期北美华侨低层群众中一个最大的民间帮会组织,它以“忠心义气,团结互助” 为宗旨,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一八八五年,十七岁的司徒美堂沾香盟誓,拜堂加入洪门致公堂,从此走上一条结盟啸聚、劫富济贫的帮会头目的不归路。他从小喜欢午刀弄枪,练成一身好功夫。手持刀枪棍棒,十多人不敢近身。二十岁那年,一个白人流氓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馆吃“霸王餐”, 他气愤不过,拔出拳头,三拳二脚便把那流氓给打死了。他被判了死刑,帮会弟兄和华侨人士立即筹款营救,使他改判服刑十个月。这件事促使司徒美堂在北美侨界声名大振,从此在华人社会出人头地,一呼百应。

司徒美堂于一八九四年来到华侨聚居的美国东岸波士顿,成立了“安良堂”, 打出了“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旗号。安良堂很快发展成为洪门堂旗下的强势组织,在全美三十一个城市有分堂机构,成员达二万余人,声势浩大。一九0五年,司徒美堂在纽约成立“安良总堂”, 自任总理,称为“大佬”, 尊称“叔父”。 “安良总堂” 在他的领导下,学习现代政党社团的管理经验,聘任自己的法律顾问。谁也没有料到,当年担任过安良总堂的法律顾问居然是以后两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和罗斯福。

一九0四年,孙中山以“洪门大哥” 身份赴美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深为赞赏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他的主张与孙中山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目标不谋而合。便自告奋勇,亲自当警卫,担任孙中山的卫士。从此以后,洪门帮在他带领之下,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可是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请他回国担任“监印官”, 即相当于掌玺大臣,他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 为由,婉言谢绝。

美国东西两岸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充斥许多低层华工社团,被称为“堂口”, 有各自的地盘。美东地区,安良堂和协胜堂是二个最大的堂口,相互之间长期明争暗斗,争夺地盘,互不相让。九一八事变抗战爆发,司徒美堂认为国难当头,海外华侨应当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他主动代表安良堂向协胜堂检讨自己的不是,并召开了两个堂口“和平团结大会”, 共同发动华侨募捐支援抗日。他进一步与旅美进步人士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 发动华侨在八年抗战中捐款达一千四百多万美元,其中由他领导的安良堂捐得最多。

一九四一年一月,国共摩擦,发生了“皖南事变”。其时司徒美堂远在纽约,尚未闻悉此事。可是他敏锐地觉得“国共分裂形势严重,祖国将有内战爆发之虞”。 遂以“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的名义致电国共两党领袖,指出中国的抗战“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人人需要出财出力,甚至出命,团结一致,以争取整个国族之生存。万不容任何党派各自为战,各自为政,更不容任何党派互相倾轧,贻误抗战以至亡国。”电文发出后,数百个侨团纷纷响应,相继致电国内各党派团体,主张抗战,反对分裂。

毛泽东收到司徒美堂的函电后,如获至宝。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四日抢先复电司徒美堂,介绍了国内的抗战形势,并恶人先告状,在电函中写道:“国共合作,已遇严重之危机。——中国今日决不能同时进行既对内又对外之两个战争,必须完全取消国民党当局的反共计划,并驱逐亲日派,团结全力,以与日寇相搏斗,抗战始有胜利可期。”

在毛泽东看来,当时虽然处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际,他心目中仍然把国民党当作主要敌人。无论何人,包括地痞流氓、汉奸走狗、帮会头目、土匪强盗,只要反蒋,一概统战过来,组成反蒋统一战线。司徒美堂、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帮会领袖自然都是毛泽东团结争取的对象了。

蒋介石也不敢怠慢,一九四一年秋遴选司徒美堂为国民参政员,邀请他从美国返华参加国民参政会。司徒美堂接受蒋介石邀请,在返国途中路过香港。正巧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他遭日寇软禁。

当时司徒美堂己年届七十五岁。日军特高科头子矢崎了解他的底细,派人召他到特高科威胁利诱,强迫他出任香港维持会长,利用他出面组织香港帮会,协助日军搞“强化治安”。 这时他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义正词严地告诉矢崎:“我已年逾古稀,不想在入土以前背黑锅,那样犹如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所以我决定不当什么维持会长。”

日军特高科很想杀掉这个倔老头子,但碍于香港帮会势力强大,不敢贸然动手,只好忍气吞声地把他放走。司徒美堂在洪门弟兄的帮助下,化装冒险潜离香港,偷渡到了重庆。但是中共历史学家编写的资料称,司徒美堂“幸得中共地下组织派人营救,方化装脱险”。

到了重庆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对他毕恭毕敬,到访必迎,出则亲自搀扶至门外,并许以国民政府委员要职。而司徒美堂目睹大后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民政府官员贪污腐化,对此时有微词,便拒绝加入国民党和出任官职。

毛泽东闻讯即刻指令在重庆的中共代表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做好司徒美堂的统战工作,把他争取到中共一边来,对他表示热烈欢迎和热情关怀。周恩来口头转达了“毛泽东主席欢迎美堂先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延安”的邀请,并赠送延安生产的羊毛毯子、陕北小米、河南小枣。司徒美堂复函向毛泽东表达了敬意和感谢,因须赶回美国,未能访问延安。

周恩来等中共代表趁司徒美堂在重庆逗留的机会,向他灌输蒋介石假抗战真卖国、国民党贪污腐败不得人心、国统区民不聊生、解放区欣欣向荣以及中共的统战政策和建设和平民主新中国的主张,做了大量蛊惑人心的宣传工作,赢得了他的同情和好感。

一九四五年三月,“美洲洪门恳亲大会” 在纽约举行,决定将洪门致公堂改组成为海外华侨政党“中国洪门致公党”。 他学习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寓意“致力为公”。 司徒华堂被推举为全美总部主席,俨然成为举世闻名的美洲侨领。会上,他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著名的“十报宣言”, 提出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的政治主张。这时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共产党的观点。

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过问政治的热情与日俱增,表示要返回上海召开“五洲洪门恳亲大会”。 动身回国前分别致电蒋介石、毛泽东和张澜(民盟)。毛泽东和张谰抢先于蒋介石,当即复电表示欢迎支持。唯蒋介石公务繁忙迟疑了一步,引起司徒美堂心中的不悦,毛泽东又赢得一分。

一九四六年四月,司徒美堂率领徒子徒孙浩浩荡荡抵达上海。他照例在六月二十一日先去拜访蒋介石。晤谈间他流露出对毛泽东和中共的好感,话不投机,悻悻而去。两天后,他亲赴南京梅园三十号拜会中共代表周恩来,旋又出席中共代表和上海民主人士为他举办的欢迎茶会。此后,周恩来代表中共亲自到司徒美堂下榻的寓所访谈多次,并邀请他到解放区参观访问。两相对比之下,他开始疏离国民党,接近共产党。

一九四七年在南京和上海,司徒美堂受中共的影响,不愿当国大代表。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蒋介石派上海帮会头目杜月笙去劝说司徒美堂。万万想不到杜月笙给蒋介石帮了个大倒忙。杜月笙寒暄一番后,毫不客气地流气十足恐吓他说:“蒋先生叫你当,你就要当,他不是好惹的人,侬勿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司徒美堂不待他说完就挥杖拍案而起,声裂金石、大吼大叫道:“我司徒美堂不当就不当,告诉蒋某人,我这杯罚酒吃定了,司徒美堂难道就好惹吗!”杜月笙不经意地在司徒美堂背后推了一把,把他推给了共产党,自己却讨了个没趣,挨了蒋介石一顿臭骂。自此时起,司徒美堂下定决心脱离蒋介石,投入毛泽东的怀抱。

一九四八年十月中旬,司徒美堂从香港返美前夕,中共中央华南分局连贯在铜锣湾沈钧儒家中设宴为他饯行。司徒美堂即席亲书“上毛主席致敬书”, 表示决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向“出斯民于水火的毛润之先生致敬”, 并郑重表示“新政协何时开幕,接到电召,当即回国参加”。

回美后即发表申明,公开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其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因中美之间交通阻塞,投递费时,司徒美堂的信于翌年一月二十日才由毛泽东作复。毛泽东在覆信中写道:“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全国胜利,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的力量,完全实现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实为当务之急”。同时毛泽东又一次发出热诚邀请,正式邀请司徒美堂“摒挡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

回国时司徒美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热烈欢迎,以美洲华侨代表的身份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开国大典,登上天安门城楼。

中共建国后,司徒美堂以年事已高为由,要求功成身退。毛泽东、周恩来认为他是华侨领袖和洪门大佬,在海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便一再挽留。一九五一年广东侨乡鹤山开展土地改革,毛泽东派他南下视察土改,让他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毛泽东在开会时见到他,多次称赞:“老人家,文章写得好呀,我每天都看。”

建国伊始,中共立足未稳,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和海外华侨对于中共来说还有利用价值,毛泽东尚未撕下伪善的假面具,对司徒美堂这样的代表性人物不时施以小恩小惠,加以笼络。他送给年迈的司徒华堂皮大衣御寒,特制座椅代步,鹿茸、人参、川贝、枸杞、田七之类补身,使司徒美堂感激涕零,知恩图报。自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二年,毛泽东与司徒美堂有过六次书信来往,毛泽东极尽统战之长,完全把司徒美堂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这也正是毛泽东高明之处,熟谱治人拢心之术。

一九五五年五月八日,司徒美堂患脑溢血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七岁。周恩来主持有七百多人参加的公祭大会,遗体葬于八宝山。他在海外的后人认为,老人家真是“死得其时”。 因为 过不了二年,鸣放反右开始,凭他老人家心直口快、敢说敢言的秉性,难免不中引蛇出洞的阳谋圈套,那时毛泽东就要翻脸不认人了。

在反右运动中,毛泽东把司徒美堂一手创办的中国致公党砸了个底朝天,揪出以致公党主席陈其尤、中央常委兼秘书长严希纯、中央常委黄鼎臣为首的右派反党集团,将致公党中央委员几乎一网打尽。从此,司徒美堂一手创办的中国唯一海外华侨党派便沦为八大(民主党派)花瓶党之一,而且叨居末位,在八大花瓶党中排名第八。退出政坛,打发到人大政协,完全变成中国共产党的儿子党。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致公党的关键人物严希纯其人。严希纯原来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入党的中共早期资深党员,为中共打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中共建国初期,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在地下工作中,改变身份,转为中共特别党员,打入致公党内部担任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实际上代表中共掌控致公党。这种情况对于八大民主党派都是一样的,中共都派有特别党员打入高层,毛泽东称之谓“掺沙子”。

可是这位气象学家出身的严希纯在鸣放时期,秉公直言,为民主党派说了一些公道话。人家特别党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他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曹”。 毛泽东大发雷霆,遂把他开除党藉,划为右派分子兼混进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在八大民主党派中,只有他和台盟的谢雪红两位中共特别党员丧失立场,“堕落” 成为“叛徒”。

司徒美堂若地下有知,势必为他手创的中国致公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而唏嘘不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