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集

王华:中国科学家何时能得诺贝尔奖?

【大纪元10月10日讯】每年十月金秋时节,中国教育界都会对诺贝尔奖这个酸葡萄议论一番,然而又按部就班的回到考试教育淹没素质教育的老套路中。近来被中共奉为座上宾、与孙女“老少配”的杨振宁,挥动颤巍巍的手信口曰:未来20年中国会有很多本土研究者获诺贝尔奖。

其实这是痴人说梦。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科研水平距离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相差至少10年,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们的论文来看,离世界一流水平相差甚远。中共建政六十年大陆媒体大肆宣传中国高校科研能力世界第五,报道说的是总论文篇数,却没提人均论文量,更没谈实际水平了。

目前《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 引》(ISTP)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八成来自高校,里面主要是滥竽充数的毕业论文,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很少。从引用价值上看,中国论文排在了全球第13位。10月8日英国著名机构公布全球大学排名榜,中国排名最高的清华大学仅在第49名,由此可见其落后现状。要在中国本土出现诺贝尔奖,真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中共媒体忽悠这个话题,只是煽动民族主义的伎俩而已。

目前大陆科学家都承认,中国不光是缺钱,体制、人才也没跟上。在重大科研项目的选择上,“由非科技专家感兴趣的热点来决定”是中国的常态。为了生存,科研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急功近利、具有应用价值的“短平快”项目上,长期艰苦的基础研究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人才也无法保证。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正因为中共的专制体制,不但在前三十年摧毁了中国的经济,也在后三十年摧毁了中国人的道德。一个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思想、没有批评精神的民族,怎么还能奢谈诺贝尔奖呢?

然而中国人又是最聪明最勤奋的民族,只要环境合适,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无论是从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的获奖,还是从当今众多国际会议上华裔主报告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出,未来会有更多的华裔科学家获奖,诺贝尔奖离中国很近。只要中共解体之后,中国本土科学家很快就有希望获奖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