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10月4日香港简讯

【大纪元10月5日讯】新型流感死亡个案增至27宗

本港昨日再多一宗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人死亡个案,以及一宗新增危殆个案,累积死亡个案增至27宗。死者是一名69岁患有肺癌、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血管病的女病人,于10月2日出现发烧及上呼吸道感染,到威尔斯医院急症室求诊,翌日确诊新型流感,之后病情恶化,延至10月4日晚不治。另外,新增一宗危殆个案,患者是一名57岁,患有末期肾衰竭、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女病人,于9月27日开始出现流感征状,前日到屯门医院急症室求诊,昨日确诊新型流感。病人获处方特敏福、乐感清和抗生素,需要仪器帮助呼吸。

中秋夜多宗煲蜡烧伤事件 

每年中秋夜都有人因为煲蜡而烧伤。而今年根据医管局提供的资料,因高温溶蜡引致烧伤或烫伤前往急症室求诊人数共有5人,其中一名16岁少年被烧伤手掌和胸腹。昨日凌晨2时许,黄大仙慈正邨对开山边凌晨起火,怀疑是煲蜡引致。现场遗下易燃物品和蜡烛,消防列为人纵火处理,事件中无人受伤。昨日凌晨12时许,观塘翠屏南邨翠杭楼对开,一名36岁男子涉用拳头袭击男童,试图阻止儿童煲蜡而被捕。另外,中秋节后康文署在辖下场地收集了86.27吨垃圾,并向怀疑煲蜡人士,发出1,148宗口头警告。

曾俊华:心脏病发始料不及

财政司长曾俊华,在网志中记述他日前心脏病发入院的经过表示,身体一向健康,今次是始料不及,但亦相信由于一向有做运动,才会快速复元,现时的感觉甚至比入院前更好,相信可以继续为市民服务。曾俊华在病房写下这篇网志,他说是想多谢医护人员照料和各界关心,经过今次之后,对身体健康有更深的体会,最重要是在健康时,活得精彩,贡献社会。

调查:校长冀有机制转介吸毒学生

香港中学校长会上月访问200多名中学校长,近80%支持全港推行校本验毒计划,又认为如果家长已签署同意书,学生不能拒绝验毒。逾90%人认为,在合理怀疑下,应要求个别学生验毒;65%人认为,除非学生涉及贩毒,否则毋须向警方通报结果。逾60%校长认为,学校应该因应情况,自行决定验毒次数及人数;逾95%期望有转介机制,让学校转介多次吸毒的学生接受辅导。中学校长会指,调查反映校长希望计划有实效,但认为要有实效,就要强制实行,由于两者有矛盾,建议政府尽快启动立法程序,让公众讨论。

港澳年底互相简化通关手续

香港与澳门的过关手续可望于年底简化,届时港人赴澳时将不必填写入境申报表。在新措施下,两地11岁以上永久居民将毋须填写出入境申报表,并可选择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系统即电子通道通关。根据现行措施,港人赴澳时需要填写申报表,且澳门海关只有由人手检查证件的传统柜台,没有让旅客自行通关的电子检查设备。

元朗站上盖项目仍有屏风效应

科技大学的评估显示,如果在西铁元朗站上盖兴建七座楼宇,吹入新元朗中心的风,将减少一半。环保触觉表示,政府虽已降低元朗站上盖发展密度,由九座减至七座,但减幅不足,仍会造成屏风效应。团体计划向城规会申请,进一步减低元朗站项目密度至4座,楼宇不应超过30层,以及不设平台。

港空域航道缩短台未受惠

香港空中航道将于本月22日起缩短,届时由大陆及东南亚来港的班机将比现有时间缩减约14分钟飞行时间,但来自台湾的班机因为方位的关系,未能因此受惠。估计每年约有800万名旅客因这项航道缩短而受惠;而新航道除可为旅客节省时间外,也可替航空公司降低燃油的消耗。

外游警示与天文台暴雨警告相似

本港10月20日起,实行三色外游警示制度。保安局长李少光表示,香港是自由的社会,政府不会限制市民出入境的自由;外游警示的作用,与天文台发放暴雨警告相似,是对海外地区安全形势的客观评估,希望有助市民及业界,因应自己的考虑作出外游决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