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示威结束 重创泰国拖延东亚经济整合

【大纪元4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憬屏曼谷特稿)泰国反政府红衫军激烈的示威行动,虽然没有达到逼迫总理下台的目标,但已重创现任政府的威信,更打击泰国经济,东南亚国家协会积极与东亚经济整合的进度也再度拖延。

虽然示威结束,但泰国政治动荡可能还会持续数年。不但红衫军未来还准备走上街头,这次示威让总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 大伤元气,即使在军队的支持下巩固了政权,但执政的威信已受损。

流亡海外的前总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是这次抗争的灵魂人物。2006年9 月政变被赶下台至今,他对泰国政坛与社会仍深具影响力,誓言一旦恢复民主,就准备返回泰国。

戴克辛呼唤农村人民对参与民主的意识,这次更积极号召支持者出来抗争,近1000人的抗议群众就搞砸东盟加三加六(ASEAN+3+6) 高峰会,让泰国再度成为全球焦点。

红衫军这次虽然没有达到任何一个政治目标,无论艾比希下台或是解散国会,但已经严重挑战了艾比希的威信,在去年率众包围机场的黄衫军领袖未受法律制裁前,未来要如何处置红衫军领袖?若起诉红衫军领袖,下一波抗争恐怕会很快再起。

因此,艾比希今后要如何继续顺利执政,有待观察。

红衫军支持者中有人感到这样的结束“好像输了”,但执政党也没有真正赢,因为泰国的形象、经济已经受到严重打击。

首当其冲的是立即可见的观光产业;其次就是,泰国的国际信誉:东盟与对话伙伴国高峰会还会不会在泰国举办?第三,东盟与东亚经济整合的进度再度拖延,东亚高峰会原本要讨论的各项经济议题与准备签署的协议、共识,不知何时才通过。

去年黄衫军包围机场已经重创泰国的观光业,这次在泼水节期间爆发街头抗争,暴力的画面传送全球,各国纷纷发出旅游警示,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观光业又再度受创,让外国游客怯步。

泰国财政部长高恩(Korn Chatikavanij)表示,今年经济成长率会比先前预估的负2.5%至负3.5%之间再萎缩,因为政治动荡的结果影响观光业与出口业,经济成长率势必重新调整。

全球经济衰退,原本要召开的东盟与对话伙伴国高峰会,将讨论各项经济金融议题并签署多项经济协议,也因为红衫军闹场而泡汤。

各国领袖仓皇逃离的画面让泰国蒙羞,这场因政治动荡而延迟两次的高峰会,各国还愿不愿意再于泰国举办,现在仍然存疑。

不但如此,东盟与东亚经济整合的脚步、各国共同合作挽救经济危机的时程,也因此延宕落后。

东盟与中国原本要在高峰会上签署投资协议,顺利于明年完成自由贸易区,透过区域合作减少全球经济衰退对出口型亚洲国家的冲击。

东盟与中国、日本、南韩原本将签署扩大的多边清迈倡议(Chiang Mai Initiative) 紧急外汇储备基金1200亿美元、和可能完成出资比例的最后协商,这些迫在眉睫的讨论都被迫延后。

黄衫军核心领导人林明达(Sondhi Limthongkul)2005年底公开反对当时执政的戴克辛,泰国政坛就此开始动荡,三年多来政治不稳定,未来恐怕还将持续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