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物

台湾英雄:王高荣父子再造无患子生机

【大纪元4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思瑞台南县27日电)无患子是台湾低海拔地区常见的落叶乔木,冬天落叶前叶子会先变黄,因此又称“黄目子”。早期没有肥皂的农村时代,妇女会把无患子果实装在网袋内加水搓揉,使用它的天然皂素来洗衣服,甚至洗头、洗澡。因为要搓才会起泡,又常被称为“搓目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无患子却渐渐成为过往的一段记忆,眼看即将成为历史。

有鉴于此,台南县安定乡农会无患子产销班第一班班长王高荣,发愿让无患子这种快被遗忘的农产品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而他的长子,王瑞闵也放弃了科技新贵的工作,返乡与父亲一起改写了台湾农村的一页传奇。

王高荣在民国90年时灵机一动,结合了多位休耕地农民,投入无患子产业,尝试萃取无患子中的皂素,制成天然清洁剂,希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出了第一步。

不过,因为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行销和包装也比较简单,安定乡农会刚开始出产的无患子皂乳虽然有纯天然的好处,市场反应并不特别热烈。

原本在新竹科学园区一家电子公司担任测试工程师的王瑞闵,24岁那年在父亲的感召下辞去工作,回乡加入产销班,希望以他年轻一代的观念与思考模式,让这项产业更有前景。

王瑞闵加入产销班后,投入资金与学术界合作,研发购置机器以求更现代化的萃取技术。除了曾经请学校的研究团队进驻之外,还卖了房子来筹措资金,购置所需的机器。

为了寻求更有力的后盾,产销班争取林务局推动平地造林的相关计划,以无患子为平地造林的树种,成功争取到补助资金,产销班接着又成立生物科技公司,专责进行无患子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生技公司开始与农民签定契作合约,收购无患子的数量愈来愈大,产品也从早期单一功能的皂乳,发展到洗发乳、沐浴乳及其他清洁、美白、杀菌等用品。

王瑞闵也努力于形塑品牌形象,将产品定位于中、高价位,以多元化的通路进行产品销售,产销班生产的无患子产品礼盒在2008年入选台南县10大伴手礼,王瑞闵也获得10大经典神农奖的鼓励。

王瑞闵说,早期的农民只懂得生产、采收,不会加工,更不要谈行销。他认为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为农民创造更大的收益,这也是他放弃科学园区工作机会,返乡投入农业的最大目标。

王高荣、王瑞闵父子联手创立的生技公司,2009年的年营业额可望突破新台币7000万元,由中央补助的集货展示中心也已正式展开运作。王瑞闵欢迎各地农民到安定乡切磋,他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为推动绿色产业一起努力。980427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