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两岸金融MOU 陈冲:6月不会不可能 7月不晚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管中维台北20日电)金管会主委陈冲表示,两岸都有签署金融 MOU经验,内容没有争议,最新鲜的是双方都是第一次用中文签署,将签署繁体、简体字两版本,“6月我不会觉得不可能,7月也不会太晚”。

第三次“江陈会”签署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后,后续将洽签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MOU)。这项议题深受各方关注,陈冲接受中央社专访时说明最新进度。

陈冲强调,MOU的签署不设时限,应顺其自然,谈任何事情,最好都不要讲时限,否则反而会有压力;如果有人说6月完成MOU签署,“我不会觉得不可能”,“7月也不会太晚”,但5月底签署的可能性比较小一点。

陈冲说,从国际实务来看,任何金融机构要跨越国境经营业务时,一定要两地主管机关协议共同监理,这次的情况较为特别,两岸是先签金融合作协议,先有架构,再签MOU,但其实MOU就是一种金融合作协议。

他说,金融机构若互设商业据点,MOU 是必要程序,国际间都是这样做,两岸都有与其他国家签订 MOU的经验,内容很“standard”(标准),没有很大争议。最新鲜的是双方都是第一次以中文签署MOU。

陈冲表示,两岸以中文签署MOU,因为使用的文字不同,将有繁体字、简体字两个版本。两岸习惯用字也不同,需要协商,例如“supervision”,台湾译为“监理”,中国大陆译为“监督”,折衷就用“监督管理”;总是会想出共同解决的方案,找出大家都能接受、不会误会的文字。

两岸签署金融MOU后,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开放、市场准入等问题。

陈冲再次提出“加权对等”概念。他表示,对等不是数字上的对等,数字上的对等反而不对等,因为对方的金融机构规模太大,因此要考量双方机构的总规模、总资产、存放款及外汇业务量等,到目前为止仍是概念,金管会还在研究。

至于这是否代表未来会有量化公式?陈冲表示,因为双方的“量”实在差太远,纯粹量化的结果,等于是叫人家不要来了,他认为公式还是要有,但不一定直接套用,可以拿来当参考,但MOU尚未签署,现在谈这些可能太早。

对于两岸金融开放,陈冲表示,很多事情政府势必会考虑,例如台湾市场能否容纳这样的冲击?台湾的业者去这么大的地方,能否达到服务自己客户的目的?台商有很多需求,台湾的银行比较能理解,台湾金融机构会有一些不同的经营作风,可以互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