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嘉邑行善团 造第400座桥 大武一号桥 变身仁棠桥通车

【大纪元5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欣贞/屏东报导〕雾台乡大武村民外出仰赖的大武一号桥,94年被海棠台风冲毁,全村一度成孤岛,且重建过程一波三折,嘉义市嘉邑行善团获悉后全力协助,于97年11月动工、98年5月完工,昨天欢喜通车,这是嘉邑行善团所建的第400座桥梁,命名为“仁棠桥”。

通车典礼昨天上午展开,雾台乡民以鲁凯族传统乐舞,热烈迎接这座汇集各界爱心建造的新桥,由县长曹启鸿、嘉邑行善团长曾茂森、理事长林涂发及地方各级民代共同剪彩后正式通车。

嘉邑行善团理事长林涂发指出,原大武一号桥在94年被冲毁,97年5月,部落志工归丽卿、王常如、高市福客来餐厅董事长黄福寿及许俊明、萧淳文等人,到大武送爱心面包给小朋友,在大雨中发现村民抢搭便桥,于是将讯息告知嘉邑行善团,团长曾茂森率队现场勘察,决定助建。

新桥横跨雾台乡大武村东川溪,97年11月20日动土,98年5月10日完工,造价907万9155元,桥长80公尺、宽8公尺、高22公尺,结构由嘉邑行善团工程组设计,以预力梁方式兴建,中间桥墩采沉箱法施工,预估使用年限达45年,是该团义建桥梁中,最深山、最偏远的一座水泥桥。

县长曹启鸿强调,这座由爱心面包故事所带来的爱心桥梁美事,将会永远流传下去,也对嘉邑行善团表达最深的谢意与敬意。

林涂发说,嘉邑行善团服务项目有造桥、施棺、补路,造桥工程款来自各界捐款,3个月每人100元累积而来,每3个月印发收支报表及建造工程进度,寄给每位捐款者,目前申请待建桥梁达96座之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