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广场

致《天安门》制片人公开信第二批签名名单

【大纪元6月16日讯】自“八九天安门运动幸存者、参与者和支持者致《天安门》制片人的公开信”发出后,又有一百多人签名,包括王丹、严家祺、阿洪等人。

2009年5月28日,这封最初由15人联署的“公开信”通过电邮和邮政系统寄送给《天安门》制片人卡玛‧韩丁和理察德‧戈登,邮政系统的回执显示,理察德‧戈登于6月2日签收了这封信(扫描件见“六四档案”网站64memo.com)。迄今为止,未得到制片人的任何回复。

首批15位联署人包括“六四”伤残者方政、张健,“六四”凌晨在长安街、北大或广场上的学生组织者熊焱、周锋锁、封从德、常劲、程真、潘强,及著名作家郑义、盛雪、社科院高级研究员王容芬、从海外赶回国内参加运动的杨建利,及在外地的杨巍、张菁、毕润全等人。公开信认为,《天安门》使用选择性的引述与诠释及错误的翻译,存在严重的史实错误和偏向,故此敦促制作人将该信张贴在其网站上,让公众可以考虑双方的观点,以便作出自己的判断。

此后,我们通过电邮和“六四档案”网站上的签名页(www.64memo.com/sign/?L=1),又得到一百五十人签名,除去格式不合或无法辨认身份者五十余人,目前共有109人签名。

第二批签名人中,包括 “六四”大屠杀的见证者、原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严家祺先生,学运组织者王丹、张伯笠、唐柏桥,营救柴玲、封从德离开中国的阿洪,经历过历次民主运动的老前辈、《特权论》作者陈泱潮先生,以及大量曾经参与和支持过八九学运与民运的学生和民众。另外,还有近60人的签名格式不合,无法辨别身份,或语义含糊甚至似乎并非支持公开信,这些签名就未纳入这109人的名单。如果其中确有希望签名支持者,请确定以下内容:

l 真实姓名,而非明显的化名(如“张三”、“民主”);

l 留言内容是明确支持签名信的;

l 地点与职事请写清楚。

“六四档案”网站上的签名页是:

l http://www.64memo.com/sign/?L=1 或发电子邮件:64memo.com@gmail.com

这个征集签名、追求真实的行动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史实得到澄清。我们注意到,有一些评论将这一行动与所谓“压制言论自由”甚至“压制学术自由”混为一谈,甚至有人造谣说我们得到百万贿赂,这些误导和污蔑都只能是追寻真相过程中可能无法避开的花絮和笑料而已。

2009年6月15日

附一:

八九天安门运动幸存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致记录片《天安门》制片人卡玛‧韩丁和理察德‧戈登的

公开信

2009年5月28日

[English version]

在八九学运与民运20周年之际,我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这场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和支持者,再次敦促你们——就像我们在1995年的敦促一样——纠正你们制作的电影《天安门》中的史实错误。

该影片有选择地引用了一些句语,同时又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史实,创作了一些不真实的历史记录,尤其是关系到天安门广场总指挥柴玲的部分很不真实。若你们认为制作该片并无个人动机以故意诋毁柴玲和学运组织者,我们——许多当年就在天安门广场——敦促你们将本文张贴在你们的网站上,让公众可以考虑双方的观点,以便作出自己的判断。

你们在影片中使用选择性的引述与诠释及错误的翻译,让观众得出印象,以为柴玲在危险来临时逃跑了,却让其他学生去送死,或以为她和我们所有学运组织者在挑起并期望血腥屠杀。这种印象与当年发生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事实完全不符。

显然,柴玲的用语“期待流血”被《天安门》制片人卡玛‧韩丁Carma Hinton 错误地翻译并断章取义。“期待”应译为“预期或等待”(anticipate or wait),而非影片中所谓的“期望”(hope for)。我们在现场的都知道,柴玲那句话是指我们预期可能会发生镇压,并希望一旦发生镇压是在公共场所和媒体面前,而不是在阴暗的角落、不会从世人的视野中消失,就像其他1989年之前和之后众多的民众运动那样。而且,重要的是我们预期的是镇压,而非大屠杀。另外还应注意,学运组织者已作了最大努力,以确保选择留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和民众明白风险并自愿留下。

尤为重要的是,柴玲那句“……我要求生”也被断章取义,从而给出一个虚假的印象,让人以为她自己逃跑了。而事实上,她和天安门学生和民众示威者一直留在广场,直到最后一刻,并在“六四”清晨带领大家撤离广场,一道走回校园。正是这样的不实印象,误导了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陈一谔,导致他最近作了一个错误的公开演讲,从而被暸解真相的香港大学的学生们罢免。像陈一谔这样受误导的观众很多,这从互联网上因贵片引起的对柴玲的大量恶评就可明显看出。

上下文有助于理解真相,因此,对于你们,影片制片人,将柴玲在1989年6月8日的录音讲话遗漏掉,我们认为很不合适。在那盘录音带中,柴玲详细叙述了她在屠杀之夜的经历和见闻,这是制片人很应该留意的地方。然而,柴玲6月8日的录音讲话在贵片中几乎都没采用,如果采用了这些录音讲话,贵片中上述的录像带的翻译和剪辑的真实性就会成为问题——而在贵片中,5月28日那盘录像带倒是被大量引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柴玲5月28日的录像谈话提到求生的愿望,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当时的11亿中国人无一没有强烈的求生愿望。事实上,面临屠杀和监禁,我们和广场上的同伴中的许多人都作出了艰难的抉择,用牺牲求生的愿望来维护我们的责任与尊严。实际上,在“六四”屠杀后被迫转入地下的过程中,在躲藏、囚禁和流亡海外的经历中,正是这种求生的愿望,给我们以勇气和力量生存下来。正如柴玲在《绝食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以死的气概,为了生而战”。

我们追求的是真相,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在一定程度上,柴玲和我们达成了这一目标——这场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记录得最详尽的一次,留下了大量的照片、报告、书籍和回忆,为历史作证,为未来存照。这场运动不像以往的民主运动那样,被中共当局控制的媒体隐蔽在黑暗中不见天日。

很多很多年以前,托克维尔访问美国,他经过观察得出结论:“美国因良善而伟大。她的人民很善良……一旦她不再良善,美国也就不再伟大。”我们今天都很幸运,能够做这样的辩论,因为美国的国父们经过卓绝奋斗,留给我们一个开放的系统,鼓励言论自由与学术自由。就是为了这样的自由,我们也曾在中国的土地上牺牲奋斗,至今还未实现这些自由。

你们曾表示过愿意“用一种容易获得的方式,反映1989年事件背后的复杂动机与故事,并为专家和公众提供不断发展的研究素材。”我们也一直通过六四档案网站(64memo.com)向公众提供历史档案数据。因此,保持真实的历史记录,应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六四”20周年即将到来,从最初向你们质疑,到现在已经14个年头了,却未见你们对《天安门》影片中的错误解读有何纠正。因此,我们这些曾冒过危险和在流亡的人,再次敦促你们将这份公开信贴到你们的网站上,这封信是我们的简短回应,以维护我们为推动中国自由民主的努力,也维护那些为了个人尊严和中国前途而冒着生命危险呐喊、甚至牺牲性命的人们,使他们的努力不致遭到扭曲或误解。

专此布达,并颂文安

首批签名人(2009年5月28日):

§ 方政,北京体育大学,“六四”早晨被坦克碾断双腿

§ 张健,北京体育大学,“六四”凌晨在天安门广场连中三枪

§ 熊焱,北京大学,21通缉学生之一,“六四”在长安街阻拦军队

§ 周锋锁,清华大学,21通缉学生之一,“六四”最后一批撤离广场者

§ 封从德,北京大学,21通缉学生之一,“六四”最后一批撤离广场者

§ 常劲,北京大学,组织过“六四”死亡调查

§ 程真,北京师范大学,“六四”最后一批撤离广场者

§ 潘强,山东大学,“六四”最后一批撤离广场者

§ 盛雪,北京“六四”大屠杀的见证者

§ 郑义,著名作家,北京知识界示威游行组织者

§ 王容芬,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六四”大屠杀见证者

§ 杨建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六三夜间在天安门广场

§ 杨巍,当时在上海的中国民联成员,因“六四”被关押一年半

§ 张菁,当时在贵州劳改茶场,因参与八十年代民主运动受迫害

§ 毕润全,香港社工,全程参加声援天安门学生

“六四档案”网站上的签名页是:http://www.64memo.com/sign/?L=1 或发电邮:64memo.com@gmail.com

第二批签名人(2009年5月29-6月15日):

§ 严家祺,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北京“六四”大屠杀的见证者

§ 还学文,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北京大学外哲所研究生,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分析哲学硕士。现自由作家,从事当代社会思想问题研究

§ 仲维光,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德国鲁尔大学访问学者。现自由作家。专门从事研究当代极权主义和共产党社会问题

§ 唐柏桥,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高自联负责人

§ 王丹,北京大学,天安门广场绝食发起人

§ 阿洪,南方某校,营救柴玲、封从德离开中国

§ 张伯笠,北京大学,六三晚上成立的天安门民主大学校长

§ 刘俊国,中山大学,广州高联主席

(以下签名人来自“六四档案”网站签名页):

§ 陈泱潮(陈尔晋),丹麦,《特权论》作者

§ CHIU MIN,香港,工人

§ 林发,德国柏林,民主人士

§ 杜飞,中国安徽,职员

§ 柳笛,江苏南京,学生

§ 伍嘉城,湖北武汉,学生

§ 何祥华,中国香港,主任

§ 陈晓登,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学生

§ Jeffrey Liu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工程师

§ 汪赋偲,中国南昌,学生

§ MING DUAN,加拿大,工程师

§ Yao Hua,武汉,经理

§ 戚皓,中国黑龙江,学生

§ 董长平,中国黑龙江 ,高中教师

§ Brandon Yau,中国香港,学生

§ 徐特林,中国青岛,学生

§ 王晨,中国杭州,学生

§ 朱万利,新西兰

§ 张大宁,福建,福州

§ 平凡,天津,学生

§ 孙瑜,北京,护士

§ 任京,华夏,学生

§ 方枪枪,中国广州,歌唱家

§ 王京敬,海南,公务员

§ Rui Zhou,澳洲悉尼,学生

§ 孙衎华,中国上海,学生

§ 王亚军,南京,学生

§ 胡晓琪,中国上海,学生

§ 焦铁成,中国 河北,学生

§ 周国军,美国维吉尼亚,IT

§ 陈志远,中国上海,学生

§ 罗志波,湖北省武汉市,市场销售

§ 王宪政,上海,自由职业

§ 李剑锋,云南昆明,共党喉舌中的一员

§ 张磊,上海市,学生

§ 刘宝剑,中国大陆,学生

§ 叶蕾,中国杭州,学生

§ 李小明,中国广东,学生

§ Jiao Cheng,内蒙古呼和浩特,自由职业

§ Herman Guo,加拿大渥太华,IT

§ 张德骥,中国山东济宁,农民

§ 杨继业,中国深圳

§ Helen Li,加拿大,工程师

§ 董慎之,中国郑州,学生

§ 永远铭记,中国上海,工程师

§ 潘健军,中国广东佛山

§ 梁重武,中国唐山,干部

§ 王红,中国辽宁省,工程师

§ 柳朗,中国广东肇庆市,教师

§ 杜亦超,中国上海,学生

§ 胡智洋,中国 内蒙古 包头市,学生

§ 陈咚咚,中国浙江,学生

§ 刘士辉,广州,律师

§ 李愚,福建,学生

§ 陈除共,大陆广西,教师

§ 李家霖,中国广东,学生

§ 王明白,美国,工程师

§ 林郁波,香港,退休

§ 王强,中国广东,职员

§ 莉莉,美国加州,商人

§ 杨尔生,上海,员工

§ 康鹏,中国深圳

§ Shaolin Chen,美国芝加哥,总工程师

§ Moming Fang,加拿大,Technologist

§ 郑雅其,北京,学生,记住六四

§ 张俊俊,中国海门

§ 王汉,美国加州,经理

§ Ted Li,加拿大多伦多,主管

§ 佟彤,澳门,教师

§ 胡泽民,北京,工人

§ 李晓明,大陆山西省,学生

§ 刘丹妮,中国河南,学生

§ Ricky Chiu,香港,clerk

§ 宇文生,混乱帝国

§ 白广,中国辽宁,学生

§ 蓬蒿,中国四川,村干部

§ 江国忠,香港,服务行业

§ 熊亚飞 ,深圳,工程师

§ 蔡迪骁,中国大陆,学生

§ 西贝东,中国陕西,学生

§ 黄小昏,中国浙江省,高校教师

§ 秦孝明,中国浙江省,学生

§ 马群,美国,管理

§ 谢某某,中国湖北,网络公司机构统筹者

§ 王润,四川,学生

§ 何强,中国,公务员

§ 李涛,中国山东,工程师(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