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该不该开刀?

文/张轩彬(美国脊骨神经医学博士/物理治疗师)

许多患者总会面临“我这个情况要不要开刀?”、“开刀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吗?”、“有可以不开刀的方法吗?”等疑惑,回答这一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人不是机器,没有所谓的治疗套餐。真正有良心的从医人员应该是站在一个客观而科学的立场来回答这一个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推销或鄙视某一种疗法,因为没有一种疗法是万能的。

身为预防医学类的工作者,在能够为患者避免手术或侵略性医疗的情况下,应尽量以保守非侵入性的治疗或卫教加以改善患者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确能从手术治疗获得快速的改善。然而手术的风险、可能的后遗症、是否能完全改善问题…也是令大部分患者却步及难以抉择的问题。

在决定是否手术之前先问问自己以及医师几个问题:

一、有无开刀的急迫性:在某些不马上开刀情况之下,可能造成死亡、永久性不可逆的伤害……这一种情况之下,通常医师会很主动且很强烈的建议需要马上开刀治疗。在这一种情况下,通常别无选择。若是没有开刀的急迫性,可以询问医师是否有其他的疗法可供选择比较。

二、是否尝试过有品质的保守治疗:欧美国家医疗分工细腻,一个没有开刀急迫性的病人,开刀之前可能都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健或保守治疗,在未得到改善之后,再经过仔细评估开刀的可能性才会动刀。以颈椎椎间盘突出举例来说,颈椎椎间盘的大小与构造的关系,发生突出的概率远比腰椎来得低。而颈椎附近的神经血管肌肉构造众多,即使经过核磁共振摄影(MRI)发现有颈椎椎间盘突出,仍不代表是 100%的病灶来源。可先以保守治疗椎间盘突出,同时减缓周边肌肉与神经的压力,以减除其他造成症状的因子。若治疗无效,除了可以提供手术的合理性,也提高以手术治疗立即改善的可能性。

三、生活品质的评估:某些情况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品质。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类型、患者年龄、病史、临床症状与检查发现。将利害关系整合之后再加以决定。

日前发表腰椎狭窄是否该开刀的文章,引起许多读者的回应。因为这类型的脊椎问题好发于老年人,而且通常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功能。研究也发现开刀确实能有效快速舒缓下肢的症状,然而对于背痛的情况,就与非开刀组长期比较起来并无差异。此时是否开刀的决定,可能会因人及症状严重程度而异。

目前的大多数的手术技术都已相当成熟,风险也相对降低。也有相当多的保守疗法可以提供选择。民众在做抉择的时候不妨寻求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的第二意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