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

【新纪元】谢田:力拓案的认知误区和后遗症

【大纪元8月8日讯】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访问中国时,要谈澳大利亚铁矿公司力拓所涉及的间谍案,这让许多国人感到惊奇。尤其令许多不了解西方的国人吃惊的是,这个黄皮肤的华裔美国商业部长,居然不假辞色,声称他来中国,代表的是美国;而美国的政策,不会因为谁参与了协商而发生改变。骆家辉提要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保证在中国的美国公司能获得保证、其员工将受到公平对待。这其实也是美国政府官员作为真正的“人民公仆”,所必须做的事情。

力拓案引起的关注,在西方企业界、学术界、和咨询业界,要比民间大上一百倍。从各国商业部的走廊到公司董事会的会议室,人们都在看着中共这次如何收场。不管力拓的管理人员最后是“俯首认罪”,还是屈打成招、息事宁人,亦或无罪释放、恢复自由,这件事如何收尾都对中国三十年来与世界的交往填上有深远意义的注脚。如外媒所指出的,结局如何已经不太重要,中共此举会为世界商界与中国的“热恋”立即降温,并揭示出更深刻的现实背景。

官与商的微妙关系

西方对力拓案的兴趣,不在于是否一个公司经理偷了另一个公司的商业机密,或是否有人把一个公司的机密卖给了对手的公司。那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连个巴掌大的新闻都算不上。问题的焦点,是在商业竞争之中,政府起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当政府是其中一方的股东、顶头上司时,政府会起什么样的角色、应该起什么样的角色?

在当代中国,官、商之间的关系是极度扭曲的。官商勾结成了常态,官护奸商、奸商贿官、买官卖官,不一而足。国人对官、商之间正常的关系倒是非常的陌生。其实在中共篡政以前,中国的商官之间的关系就正常得多,与目前的正常社会相比,所差无几。

人们还记得中国最后一个“红色贵族”、中信泰富荣智健的故事。荣智健的父亲荣毅仁曾是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和伯父荣宗敬,是中国著名的面粉和棉纱大王。荣氏兄弟办面粉企业时,曾与当时无锡县的县长发生冲突,兄弟俩奋起抗争,扬言会把官司打到底,最后还真把官司打到两江总督的衙门去了。最后,当他们在无锡的面粉厂正式开工时,那个原来死对头的县太爷,居然也出现在庆贺的人群之中。怪不得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说,跟目前中国社会党官互相袒护、草菅人命相比较,当年的无锡县长憨厚、宽容多了。



力拓案引起的关注,在企业界比民间大上百倍。从各国商业部的走廊到公司董事会的会议室,人们在看着中共如何收场。图为力拓在上海分部的办公室。(AFP)

人们猜测,上海警方以间谍罪拘捕力拓中国首席代表胡士泰等人,此举是对力拓单方面撕毁与中铝合约的报复。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立即对此予以否认。这外交部的发言人怎么知道不是报复呢?合约被撕毁,中铝要报复也不奇怪,如果胡士泰等确实有罪,抓住这个机会去报复也可以理解。毫不相干的外交部出面否认报复行为,恰恰说明中共内部有借此机会撒气、报复的可能。而报复的可能越大、商业行为的成分越少、政府行为的痕迹越大,反而说明胡士泰等人可能是无辜的。

中国学人认知上的误区

读中国学者和民间知识分子的演讲和文章,常会发现许多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正常社会思维的说法。比方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案件开始审理之前,就认定检方的指控是正确的,并质问国际社会,在力拓“间谍案”中澳洲“为什么那么嚣张?”

还有人认为铁矿石是一种“普通商品”,其价格走势应该和其他商品一样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价格应该由其“开采成本、供需关系及普通商品的平均利润水平来决定。”这种带着计划经济烙印的观点,如果普遍存在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解释就只能是“阴谋”论了。

中国学者还委屈的觉得,自二零零四年以来,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连续暴涨,力拓、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公司已经从中国攫取了“正常利润以外的七千亿元财富”,这个数字是同期中国钢铁企业利润的两倍。这里,是谁来决定“正常利润”应该是多少呢?只要不是垄断利润,任何利润都是合理的。而恰恰是中国钢铁企业等这些国家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后成为转嫁在普通消费者身上的负担。

日本人主持谈判时,铁矿石价格保持了二十年的稳定;而中国人一接手,价格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中国在谈判失败之余,没有考虑中共国家垄断集团控制经济的根本原因,反而“深思”之后得出结论,说是西方人要用“阴谋”来阻挡中国。这些学人最大的误区,就是仍然以马列的世界观看世界,他们实在应该好好读读《九评》。

国家还是国寨的利益

坊间传言说,国有钢铁企业放任铁矿石涨价,因为企业高管中大量人的子女在美国、澳洲定居、留学、经商,他们的钱都来自于力拓等铁矿石公司。如果传言不实,力拓的贿赂指控就难以成立;如果传言属实,力拓的贿赂指控恐怕也不能深入追究下去,因为继续追究必然打到“大老虎”、危及中共统治的根本。所以,在这场不是涉及党国利益、而是真正涉及中国人民利益的问题上,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草草收兵的结局,是可以预计的。

中国社会、企业在官商冲突中事不关己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人接受了这是一件关于国家利益的案件的说法。因为钢铁公司都是国有的,损害了这些公司的利益,就是损害了国民的利益。其实,垄断只是维护了寡头们的利益,亦即中共高层及高干子弟的利益,它跟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根本没有太多关系。而且,恰恰是垄断性的钢铁企业,最终在中国国内私自合谋确定钢铁的价格,才损害了私营、民营企业的进货成本,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力拓披露的经济前景

在中国投资的外企真的该担心了。上海国安局从力拓办公室取走了办公电脑,电脑里面或许真有“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间谍证据。但力拓自己的商业机密,也被中国政府一览无遗。在司法不能独立的国度,说上海国安局、公安局、检察院能为此保密,不把这些机密泄漏给邻居的上海宝钢?恐怕没人相信。

媒体透露出的中共高层可能卷入力拓案的决策,还说明商业决策权和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主要方面。熟悉中国的人们也知道,这个现象其实更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的真正状况,恐怕远比人们知道和想像的,要糟得多。◇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32期【商管智慧】栏目 (2009/07/30刊)

本文连结: http://mag.epochtimes.com/134/6737.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