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雷曼倒闭周年 豪赌游戏复燃

先给甜头再坑杀 超完美诈骗案

【大纪元9月15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柏诚/综合报导〕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美国大型银行又重操旧业,接受美国联邦政府纾困数百亿美元的高盛、摩根大通和其他银行,针对债券、商品以及新金融商品再度进行豪赌,风险胃口复燃。

*美大型银行重操旧业*

诺贝尔经济学家史蒂格里兹(Joseph Stiglitz )13日表示,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变得越来越大,银行业现在的问题,比2007年危机爆发前更严重,他呼吁全球领袖不要陷入追求国内生产毛额(GDP )的迷思中,而应采取更广泛的措施来促进经济繁荣。

华尔街目前获利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导致银行体系在去年秋季陷入混乱的那一套,让金融分析师和政府官员颇感忧虑,因为这证明了管理银行业行为的联邦法令,自危机爆发以来几无改变,而且接受政府救援,一度濒临倒闭的大型银行,现在规模更大,对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更离谱的是,这些银行依旧在豪赌,投入的资金规模,远比它们手头握有的资金还多,根本不可能偿还任何可能出现的亏损。

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桑默斯表示,有必要尽快大幅翻修法规,才能维持金融体系长期运作的安全。国际货币基金(IMF )前首席经济学家强生也强调,“我们正见到银行业重操旧业,这可能引发巨大又恐怖的类似风暴,大型银行比以前更强大,它们的市占率也已增加,在华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史蒂格里兹也认为,信用危机和雷曼兄弟倒闭事件爆发后,美国并没有修复银行业的根本问题,导致银行又走回老路,这令人愤慨,尤其是美国已为银行体系挹注这么多资金,政府似乎非常不愿采取必要的作为,而且做得永远不够多。

*专家吁缩减银行规模*

他的看法和联准会(Fed )前主席伏克尔(Paul Volcker )以及以色列央行总裁Stanley Fischer稍早的呼吁不谋而合,他们认为政府应该缩减银行规模,避免金融业过度扩张,以免再次引发风暴。

此外,国际清算银行(BIS )也表示,各国央行必须协调对全球衍生性金融商品结算机构进行全球性监督,并考虑为结算机构提供紧急资金管道,以限制系统性风险。BIS在报告中指出,“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国际对金融体系有关的结算机构进行协调监督的必要性。”

〔自由时报记者李靓慧/台北报导〕银行出售雷曼连动债是“超完美诈骗案”?律师蔡惠琇整理了一百多位委托诉讼的雷曼债投资人资料发现,无论申购银行为何,这些投资人在买到惨赔的雷曼债之前,都曾购买了另一档让其半年“大赚”十%至二十%的雷曼债,让投资人放心加码却血本无归,目前已展开连署,希望募集到五千位有相同情形的投资人,进一步请求国家赔偿。

*投资人先赚一档 再被诱加码*

雷曼兄弟破产已满周年,尽管部分投资人已陆续与银行进行和解,但仍有不少不愿就此认赔的投资人,决定采取法律途径争取权益,在律师着手整理投资人诉讼资料过程中,发现每个个案虽然购买金额、申购银行、申购人背景不同,却都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就是申购人先前都曾“在短期内成功获利出场”。

律师蔡惠琇指出,手中已有约一百件的雷曼债委托案,经整理受托人的投资经验发现,这些受托人如果是高龄者,投资时间约在二○○七年上半年,购买的雷曼债多为一年半至二年的短年期商品,到期日多在二○○八年第四季与二○○九年第一季,也就是雷曼兄弟破产后的半年内;如果是年轻投资人,不少则在二○○七、二○○八年初,投资了长年期的雷曼债。

这些投资人无论买的是长年期或短年期商品,共同的投资经验就是,他们大多不是首次投资,而是在投资的半年前,已经买了另一档雷曼债,而且尝到甜头,半年内都提前出场、获利了结,报酬率多在十%、二十%。这样成功的投资经验,让他们不但愿意再度投资、继续加码,有的还邀其他亲友一起来赚钱,没想到,最后却碰上雷曼兄弟倒闭,因而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蔡惠琇表示,相关证据虽已朝向“疑似有预谋之诈骗手法”的方向发展,但仍希望收集到更多受害投资人的案例,因此,该事务所已经发起受害者连署,希望针对全国五万名雷曼债的受害人,募集到一成、即五千名的投资人资料,以进行集体诉讼,甚至请求国家赔偿。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