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火蟻危害擴大 澳洲防治措施值得仿效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日電)火蟻進入台灣 4年,危害的區域和程度正在擴大,不少農民遭到火蟻叮咬後甚至危及生命。專家認為,澳洲防治措施做得相當良好,而且劍及屨及的做法,使 98%的監測點未再發現火蟻,值得台灣仿效。

火蟻在美國落腳70年,每年光是危害美國南部地區就造成50億美元損失,直接造成的農業損失有7億5千萬美元以上,每年因火蟻叮咬而死亡的案例超過 100例,而且每年仍以198公里的速度向外擴散。

台灣大學昆蟲系研究人員林宗岐表示,火蟻除了危害農作物、公共電器設備外,直接叮咬人類會引起很可怕的反應。火蟻的名稱就是在描述被叮咬後會注入大量酸性毒液,有如火燒般疼痛,而且會出現灼傷後的水泡,火蟻毒液中的蛋白會使被攻擊者休克,甚至死亡。

林宗岐說,火蟻中的工蟻叮咬時,是以大顎緊咬皮膚,並利用無倒鉤的螫針連刺7次到8次,毒液進入人體後灼燒感會持續1小時以上,4小時後,被叮咬處會形成白色膿泡,若膿泡破掉,則會引起細菌性的二次感染,嚴重時還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林宗岐強調,火蟻正在適應台灣環境,因此是防治黃金期,若此時不防治,後果無法收拾。美國、澳洲、新西蘭等國均採用餌劑、獨立蟻冢處理法共同配合的二階段防治步驟,在火蟻覓食期撒餌劑, 7到14天之後再使用獨立蟻冢處理法,並持續進行直到問題解決。

與台灣同時遭火蟻入侵的澳洲在2001年當機立斷成立火蟻防治中心,訂定 6年計畫,撥款 2億美元,動員650 人進行偵測、監測、防治、教育宣導等工作。截至今年5月,澳洲處理火蟻的區域達7萬1796公頃,處理後的監測點有 98%未再發現火蟻,成效相當卓著,值得台灣仿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