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研院侯坤宏:陳儀死於叛亂罪 非因二二八

人氣: 2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2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十日電)國史館協修侯坤宏今天表示,根據新解密的檔案,陳儀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三年多,在浙江省主席任內遭到密友湯恩伯告密,以叛亂罪死於刑場,對蔣介石而言,當時在國民黨軍隊紛紛投共之際,槍殺陳儀有殺雞儆猴的意味,陳儀對國民政府而言是「投匪叛逆」、「靠攏份子」。

十二月十日是世界人權日,國史館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檔案解密與歷史真相座談會」,針對新史料的解密,解讀二二八事件中下令鎮壓人民的台灣行政公署行政長官陳儀案的真正死因。

侯坤宏表示,陳儀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三年在台北因涉及叛亂而被槍殺,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陳儀死在刑場?根據保密局報告,陳儀因與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私交甚深,民國三十八年派外孫丁名楠(共黨份子)持親筆致湯恩伯函,到滬謁湯,密謀京滬杭地區局部和平。

根據最新解密保密局的報告指出,陳儀囑湯,先釋放政治犯、保護地區內武器軍需及重要物資、約定某地區外停止暫不前進、意在長江南岸防線上約定一個地區,即在該地區開一個防線上的缺口,接引匪軍渡江,並介紹共黨份子胡邦憲給湯,又囑咐湯給丁名楠以秘書名義,以便利其秘密活動。

報告指出,湯將陳儀的親筆函及其所附秘密條款十三項秘密交給保密局毛人鳳,毛呈報蔣介石,蔣即將陳儀扣押。

侯坤宏表示,由上可見,湯恩伯是密告者,蔣介石是陳儀的命運決定者,陳儀案的歷史意義在於不因二二八事件而死,死於叛亂案,對國府或蔣介石立場而言,二二八事件所犯的罪過(或許還有功?),遠不如背叛罪來得嚴重,陳儀若因二二八事件受到制裁,或許稍稍安慰台灣人不滿之心。

其次,他表示,陳儀涉嫌叛亂案,某種意義上是對國民政府或蔣介石忠誠度不足的問題,在國民黨軍隊紛紛投共之際,槍殺陳儀有殺雞儆猴的意味,陳儀對國民政府而言是「投匪叛逆」、「靠攏份子」。

國史館長張炎憲表示,檔案的處理有很多問題,檔案收集很困難如國防部、情報局與調查局相當困難,以前威權統治時代這些資料不能看不准公開,一九九0年代以後台灣才將這些資料慢慢公開,這是邁向民主很重要的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