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加华裔女性遇家暴隐忍

人气 33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0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温哥华本拿比市的华裔女子胡雅婷失踪案,震惊加拿大华人社区,以最坏的结局告终。胡雅婷疑遭分居丈夫牟忠明杀害,留下一双稚嫩的孩子及悲痛欲绝的父母和亲友。
  
人们在愤怒谴责和痛斥嫌犯的同时,是否需要对其社会与家庭内部的成因予以探究?已经或正在走向成家立业的一代华裔移民,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交错的异国他乡,如何处理压力与责任承担的关系;华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问题;华裔女性在家庭暴力中所承受身心伤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研究资料显示,在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害最大的是孩子。儿童的情绪发展,会受幼年时期的记忆影响。如果孩子在他的幼年时受过惊吓,就会在他的情感记忆里留下惊吓的痕迹,在以后的人生里遇到类似事情时,会加大受惊吓的程度。
  
多伦多妇女受虐避难所心灵创伤咨询师林龙珍说,未成年人是最易受家庭暴力的群体,他们的身体、心理发育还未发育成熟,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对孩子伤害巨大而又无法愈合。那些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下的儿童更易施行家庭暴力,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更易受到情感和行为的困扰。可以说,儿童在家庭暴力事件中,比直接受害人更为弱势,更需要保护。
  
因此,女性往往在做离婚决定时,孩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选择留下还是离开,都是为了孩子,这一个十分矛盾的对立体。保护孩子是女人的天性,尽可能降低对孩子的伤害,以孩子的利益作出决定,是女性必然的选择。

家庭暴力现象普遍 女性首当其冲
  
家庭暴力是人类社会既悲惨而又十分普遍的问题,遍及所有的民族,所有的文化背景。大人打孩子,孩子打母亲,丈夫打妻子,后辈打老人等。据研究资料显示,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害者90%以上是女性,男性受害者约占10%。
  
在加拿大的华人社区,由近亲到仇视,再发展到人伦惨剧,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据多伦多华人家庭辅导中心干事区慕启介绍,每年因家庭暴力来辅导中心做情绪辅导的达50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是从法庭转来的。受害者大多数为30岁左右的女性。
  
A女士30岁,有一个男孩。她和丈夫是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她丈夫先移民到加拿大,再申请她过来。A女士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谁也不认识,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对加拿大社会资讯一概不知,更不了解法律援助系统。唯一的亲人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可是她的丈夫对她并不关爱,日常生活百般刁难,稍不如意,对她非打即骂,并时常对她进行性虐待。事后还恐吓A女士:“家里的事不要对外人讲,否则,就把你送回中国。”
  
A女士百般忍耐,期望等孩子长到16岁时,就自己离开这个家。可是孩子现在只有8岁,怎么熬下去?时间久了,发现在频繁的家庭冲突中,孩子受到很大伤害,甚至有时孩子模仿他父亲的行为,一不开心,就对A女士发脾气,动手打她。后来,A女士患了抑郁症,在看心理医生的过程中,心理医生了解到A女士的遭遇,报警了。
  
B女士怀孕9个月,被丈夫飞起一脚踢倒,从一楼滚到地下室,导致大流血,孩子流产而死。医生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了解到B女士受到暴力摧残,医生报警了。虽然B女士的丈夫没有被控谋杀罪,但刑事拘留是免不了的,不得不走一系列法律程序。
  
C女士结婚10年,有2个男孩,丈夫在加拿大属于年薪10几万的白领阶层,C女士也受过高等教育。结婚10年来,她丈夫的暴力行为一直存在,开始是小打小闹,C女士一直忍受,觉得还没有到生命受到威胁的程度,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一次严重到恐怖的程度,C女士认为继续跟他过下去,说不定那天会被他打死,决定离婚。结果男方被拘留,也失去高薪工作。
  
区慕启说,这些个案大部分是通过第三方报案,如医生、老师、社区工作人员。中国人习惯家丑不可外扬,加上中国女性的宽容、忍耐、同情心,即使遭受很严重的伤害,甚至决定离开,很少人会把对方推到法庭。因此,华人社区的家庭暴力事件能作统计的,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

至于同样属于家庭暴力的语言歧视,精神虐待、经济虐待,在华人中十分普遍,有人粗略估计,80%以上家庭都有类似事件发生,只是中国人不认为是家庭暴力。比如:“你要这样干,我就打死你。”“你不听我的,我就把你送回中国。”“你也有一双手,要花钱自己挣。”等等;男人一不顺心,回家骂人甩东西、发脾气、出手打人,已是司空见惯。
  
如此多的不正常事件,在“和为贵”背景下,华裔女性用她们的忍耐、宽容、同情以及自己巨大的承受和牺牲,把许多本该属于自身的权益、需要法律扶助的事情,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社会把女性的价值贬低
  
在华人社区,男人普遍认为:“在加拿大,儿童和老人第一,女人第二,男人第三,”言下之意是男人被压在最底层。他们认为加拿大的法律太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了。确实,从法律条例、法律程序上看似乎挺保护女性的,但实际内涵到底如何?
  
多伦多妇女受虐避难所心灵创伤咨询师林龙珍说:“毫无疑问,加拿大的法律对妇女提供的保护绝对比中国的法律要好的多。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妇女所需要的程度。”
  
“是,这些受害妇女被法律保护,住到了避难所;她们的丈夫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或者其他制裁;可是这些女性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心灵上所受到的创伤很深很深,不是判对方几年刑,或者经济上安抚一下就能得到补偿的,不是。”她说。
  
林龙珍说:“家庭暴力是以性别为基础的,实际上是男性和女性在家庭里权利和控制的较量,当男性在生理上占优势时,于是拿出来虐待女性。其深层原因是男女不平等。事实上,女性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包括加拿大的女性。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家庭暴力永无止境。”
  
“社会把女性的价值贬低了,女性从事的工作收入总是比男人低,比如说保姆,幼儿园的老师等,一个小时的工作才10几块。这些工作其实是很有价值的,做得好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女性做家务、照顾孩子等工作,这个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承认。男人也没有认可妻子对家庭的贡献。认为他挣钱养着她,因此作妻子的在花钱方面就受到限制。”她说。
  
她说,无论是社会理念,还是法律体系,都没有给妇女足够的支持。在妇女避难所,竟然有50%的受害妇女,被她们的丈夫反告,避难所不得不要为这些受害妇女打官司。即使对方也受到了法律制裁,按照法律程序给予孩子抚养费,家庭财产分割,但有的男人会钻法律的空子,做一些手脚,让女方得不到她应得的部分。
  
家庭法律专业律师Eva Mak说,在华人社区处理离婚财产案例中,常常遇到无法查到当事人财产的去处,特别是他们把钱转到国外,就很难取证,也难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来打赢官司。

社会大环境对女性支持有限
  
据报导,警方在调查胡雅婷案件时,曾关注其家庭气氛,她曾经躲到妇女庇护中心。在她的遗物中找到一本有关家庭暴力方面的书籍,上面有她阅读时的划线。可以想像,她曾试图寻找解决家庭暴力的途径。作为一个生活的在异国他乡、有着两个幼年孩子的年轻女性,走到分居的地步,曾经经历过怎样的内心挣扎和痛苦抉择。
  
华裔女性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婚的。在这个“万不得已”之前,女性已经承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心理底线已经崩溃,最后才作出不得已的决策。
  
林龙珍说,在华人社区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了孩子,只能这样了,靠自己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反正已经结婚了,后悔也没用了,男人都这样。”很少听到:“反正他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自己出去独立生活。”
  
她说,社会的大背景对离婚的女性和男性的看法不一样,对女性的责怪远远多过男性。因为整个社会的权力实际上绝大部分被男人控制,它肯定会制造一种社会舆论有利于男性,在中国更加如此。“女性承受了太多的东西,特别是华裔女性。内在的、外在的、家庭的、经济上的等等。‘你没把男人看好,你没本事把男人调教好。’女人也自觉不自觉认为‘离婚’很难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离婚就是承认自己失败。”她说。
  
林龙珍说,即使生活在困境的女性,仍然得不到外界的理解。“既然这么难受,她为什么不离开?这么没用,不能自立。”人们没有想到她受承受的压力,她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谁来支持她做出决定;也许她要暂时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今后要一个人培养孩子。即使是职业女性,一个人养孩子也是相当难的。还有社会对女性的责怪等,她要考虑到因素很多,不能把问题简单化,不是一个一分为二的问题,每一个个案情况不同,需要十分谨慎对待。

对不健康的关系说不
  
到底是如加拿大社会那样,鼓励女性拒绝家庭暴力,独立生活,还是象中国女性一样忍?这是一个十分难以回答的问题。
  
林龙珍认为:“和为贵”有它可取的部分,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一般的夫妻摩擦中,学会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让对方慢慢了解你所承受的痛苦。但前提是,这个男人是尊重你的。
  
她说,有一种男人,他永远意识不到自己负有责任,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女方不对,可以找到各种借口、理由来把责任加到女方身上。“我打你是因为你惹我生气,逼得我打你。”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才导致关系越来越向不好方向发展。
  
“这种男人对女人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女性有非常强大的控制欲,认为女人是属于他的。但不是伴侣之间的相互属于,而是单向控制。他永远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对方的需求、对方的观念等。这种人永远不会改变。他骨子里没有把妻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伴侣,认为嫁了他就是他的人,他有权利控制。”她说。
  
林龙珍说,在这种不健康的关系里,女性没有任何幸福可言,只能悲惨的耗完自己的一生。遗憾的是,许多生活在这种不健康关系里的女性,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仍然抱着幻想,期待有一天发生奇迹,男人会改变,并且善待她。

(责任编辑:滕冬育)

相关新闻
华裔社区首部预防家暴公益影片《冬》
纽约励馨募款餐会  扩大救助华裔家暴受害者
全美最大差距:纽约市房租涨幅达薪资七倍
文革“造反派”领袖三度逃港历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