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历史重大时刻瞬间 普立兹新闻摄影奖台湾展

人气: 41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普立兹新闻摄影奖成立70年,18日起首度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展出历届得奖照片共151帧,2004年特写摄影奖得主战地记者卡洛琳‧柯尔(Carolyn Cole)第一次访台感到很高兴,她告诉记者“普立兹的新闻摄影都是一连串的照片,从其中去挑出里面最好的得奖,他们必须有很强的直觉及很长时间的努力学习技巧,她自己本身投入新闻摄影25年以上,也不过赢得了一次普立兹奖。”

17日下午举行的“瞬间的永恒—普立兹新闻摄影奖70年大展”开展记者会,完整呈现历届得奖作品,包括美国国旗升起于折钵山、贝比.鲁斯主持球衣3号退休仪式、世界贸易中心遇袭等经典作品,共计151帧得奖照片,每件作品记录摄影记者捕捉瞬间画面的心路历程。策展人西玛‧鲁宾(Cyma Rubin)表示,越战有135名摄影记者殉职,阿富汗战争也有许多新闻工作者丧命。

新闻的重点是真实

柯尔告诉记者,展览中呈现出来的每张照片,重要是在背后的那段历史和故事。她说,在战地自己当然也会怕,“你要了解当时所有的状况,要自己做好准备、让自己尽量处在安全的状况下,才能做好你的工作。”柯尔说,战地记者其实是很小的社群,他们就像家庭和朋友一样,因为在那样很艰险的环境里面,他们必须要彼此照顾、支援,很需要团结。

柯尔觉得很有趣的事情是,“她的工作是在纪录世界,她不写日记可是拍的照片,同时也记录自己生活的每一天。”身为女战地记者,柯尔认为以战地记者来说其实没有性别差别,男性摄影师也可以和女性摄影师一样很感性、感受到关怀,在战场上其实都是一样的。柯尔强调,我们怕的是未知的东西,当你看到东西以后,你也许就不会那么恐惧,“我们拍出来的照片,重点就是想让大家看到真实的事情。”

2004年柯尔以作品“蒙罗维亚围城”获得普立兹特写摄影奖,同年也获得NPPA美国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新闻摄影记者奖,以及POYI国际年度照片奖(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简称POYI)最佳报纸摄影记者,是同一年度囊括美国摄影记者三大最高奖项的第一人。

普立兹奖依据1917年美国新闻巨头约普立兹(Joseph Pulitzer)遗愿创立,包含公共服务奖、报导奖、评论奖、摄影等14个奖项,还有小说奖、戏剧奖、历史奖等7个创作奖项。1942年起增设普立兹摄影奖被视为“新闻摄影界的奥斯卡”地位崇高。

《瞬间的永恒—普立兹新闻摄影奖70年大展》部分作品

“世界贸易中心遇袭”-2001年9月11日早上,摄影记者史蒂夫.鲁德伦(Steve Ludlum)看到世界贸易中心的北塔冒出滚滚黑烟,随即赶到曼哈顿大桥,调整好相机后,他并未察觉联合航空175号航班直接冲向南塔,但是相机观景窗所看到的画面出现一团火球。他心里这么想“是炸弹!”同时按下快门。(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美国国旗升起于折钵山”-1945年2月23日,美联社记者乔.罗森索(Joe Rosenthal)登上太平洋硫磺岛(Iwo Jima)已经4天,在美军攻下了岛上南端的折钵山(Mt. Suribachi)后,美军商量要升上美国国旗时,“从我眼角我看到陆战队们正要把旗升起来,我把相机转过去,拍下这个画面”。罗森索道。(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贝比.鲁斯主持球衣3号退休仪式”-1948年6月13日,许多球迷为了一睹最受喜爱的一位伟大棒球选手:贝比.鲁斯(Babe Ruth)而聚集在洋基球场,《纽约前锋论坛报》(New York Herald Tribune)摄影记者耐桑尼尔.范恩(Nat Fein)绕到球场另一边,拍下即将和他一起退休的号码-背号3。浓密的头发,著名的球衣号码,以及高声呐喊的球迷,范恩的照片道尽鲁斯悲喜交集的人生写照(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科伦拜”-1999年4月20日,科伦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发生了校园枪击事件,《洛矶山新闻报》摄影组赶到现场,他们看到一名学生洁西卡.哈乐黛(Jessica Holliday)对着苍天呐喊,连声问道:“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看到悲痛的学生紧紧相拥。几天后,附近克莱门特公园一座山丘上的一排十字架,陆续有数千人到那里致哀。(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蒙罗维亚围城”- 在蒙罗维亚市郊的“美国之声”(Voice of America)难民营内,摄影记者卡洛琳‧柯尔(Carolyn Cole)发现蒂妮‧强森(Tehneh Johnson),她住在那里已超过一年时间,但因叛军进逼,她也不再安全。“我不仅被光线的美丽,同时也被她眼中的恐惧所震慑。”柯尔写道。(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神父之助”─1962年6月,南美洲委内瑞拉共和国的新宪法才实施一年,但已经发生两次兵变,企图推翻政府。6月又发生第三次,500名陆战队叛变,占领卡贝略港海军基地。摄影记者赫克特‧隆登抵达卡贝略港之际,政府军坦克碾过市街,他低身潜行,随时找掩蔽躲枪弹。海军基地的牧师路易帕迪拉在伤兵间来回照拂。一名负伤的士兵撑起身子,搂住神父的黑袍,神父无视叛军机枪扫射,帮垂死的伤兵行临终圣礼。(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里根遇刺”-1981年3月30日美国前总统里根遇刺,里根一生反对共产主义,他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过:“我相信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可悲而怪异的一页——仍在进行中的最后一页。”(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俄罗斯政变”-1991年8月18日,强硬派共产党官员要求苏联总统戈巴契夫辞职。他拒绝。他们将他囚禁在他的夏季乡间别墅内,并宣称他因为“健康不佳”,已经辞职。几天内,强硬派失败,政变瓦解。12月25日,戈巴契夫辞职下台,苏联寿终正寝。(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在滔滔洪水中获救的少女”─1996年2月4日马坦萨斯溪滔滔洪水,安妮‧威尔斯预料北加州的冬季会有倾盆暴雨,她抵达时看见洪水困住15岁女孩玛琳‧帕斯卡,这女孩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名消防员做了最后尝试,在安妮‧威尔斯按快门的瞬间。他救到了这名少女。(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希望的生命线”-2009年6月30日,摄影记者玛莉‧琴德(Mary Chind)在中街水坝碰见游客溺水的意外。在河的对岸,一辆起重机的吊臂被垂降至河面,一名建筑工人杰森‧欧格雷斯毕(Jason Oglesbee)用铁链把自己绑在吊臂顶端上,试图抓到溺水妇人。琴德利用300mm的远距镜头,拍下一张建筑工人抓到派翠西亚‧雷夫-尼利,并把她拉高送到安全地方的照片。(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被遗忘的儿童”─1990年罗马尼亚有12万名儿童住在孤儿院,许多是被贫穷、未受教育的父母送到这儿。这些被遗弃的小孩,往往天生残废,住在拥挤、肮脏的房舍里。威廉‧史奈德前往罗马尼亚拍摄这些儿童,蜜蜜‧芮哲思古正在喂一名15岁大的少年吃饭,她是真正关心这些小孩的少数工作人员之一。罗马尼亚之行改变了史奈德。“这不关乎照片,这关乎人,无援无助的人,这不再只是拍摄画面,而是要讲述故事。”(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奥克拉荷马市炸弹攻击案”-1995年4月19日,查尔斯‧波特四世(Charles Porter IV)在奥克拉荷马市中心自由银行的贷款部门上班时,突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响,玻璃碎片散落满街。波特来到艾弗瑞‧穆拉联邦大楼(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时,拍了一座彩色镶嵌玻璃被震碎的教堂,救援人员正在协助受伤者。(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英雄返乡”─1943年一个晴朗的七月天,在爱荷华州维利斯卡,全镇乡亲正欣喜欢迎他们的子弟罗伯‧摩尔中校返乡。在北非服役时,摩尔以一营军力阻挡德国名将隆美尔将军两个坦克师。摩尔弯腰拥抱他的小女儿,摄影记者厄尔‧邦克拍到了这张照片,被《时代杂志》称为“返乡军人的不朽照片。”(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全然信任”-1957年9月10日,《华盛顿每日新闻报》(Washington Daily News)摄影记者威廉‧毕尔(William Beall)外出拍摄首都华人工商总会(Chinese Merchants Association)大游行,毕尔眼角扫到一个小男童跨过人行道上了街,男童前面是一头舞狮,而男童与舞狮之间立着一位年轻高大的员警,警察拦住小男孩,提醒他远离热闹的游行队伍,毕尔拍下永远冻结了童稚纯真的一刻。(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心花怒放”-1973年3月17日,美联社摄影记者斯拉瓦.韦德(Salva Veder)在特拉维斯空军基地等待刚从北越获释的美国战俘返国,其中一名战俘是美国空军上校罗伯.史腾姆(Robert L. Stirm)。一架C-141大型运输机朝人群方向滑行,返国的战俘穿着军礼服下机。韦德拿起相机,看到史腾姆的子女奔跑过来,韦德见状按下快门:“心花怒放”捕捉在镜头里。(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巴塞隆纳奥运”-1992年7月8日,600名摄影记者抵达西班牙巴塞隆纳市采访夏季奥运,《达拉斯晨报》(The Dallas Morning News)派出两人:威廉.史奈德(William Snyder)与肯.盖格(Ken Geiger)。盖格分配到田径赛,他拍好赢得女子400公尺接力赛金牌的美国队后,留意到奈及利亚队选手正盯着记分板看。“当官方认定她们获得第三名(铜牌)后,四位选手瞬间欢欣鼓舞。(翻摄:陈柏州/大纪元)

(责任编辑:孙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