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太阳花”争民主 反服贸抗中共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4年04月08日讯】(新纪元周刊371期,记者赵芷菱报导)3月30日下午,共有约50万民众着黑衣走上凯达格兰大道支持“太阳花学运”。民众强烈诉求“退回服贸、捍卫民主”“先立法、后审议”,拒绝马政府黑箱作业决定人民未来,拒绝中共黑手伸进台湾,强调台湾的未来应由人民作主。

由学生发起与主导的反《服贸》“太阳花学运”,随着3月30日号召民众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游行达到高潮!参与民众穿上黑衣表达台湾民主已蒙“黑”的控诉,并手持太阳花期待政治光明的到来。集会过程平和有序、高度展现群众的民主素养。主办单位称逾50万人参与,全球17个国家49个城市的海外留学生也发起“330全球时差接力游行”声援,许多外媒也第一时间报导。“反服贸学运”虽与警方发布总人数11万人有落差,但仍写下2006年倒扁红衫军以来,台湾最大型的群众运动纪录。

参与游行的民众头绑“捍卫民主、退回服贸”头巾、手拿太阳花,表达心中的诉求。(摄影/陈柏州)

“330人民站出来”凯道集结行动,在短短三天,便有60多个民间社团参与筹办,迥异于以往野百合、反贪腐红衫军的学运动员模式,靠着网路工具当平台,各团体迅速地招募志工,展现近年来因环保、废核、居住权、土地正义、人权、劳动权等大小抗争行动等来自社会各界累积的民间能量。
参与游行的民众自己制作各式各样标语。(摄影╱罗正恒)

勇敢、坚定、温柔地为民主挺身

台湾反服贸学生及群众3月18日占领立法院后,因不满总统马英九于3月23、29日皆未正面回应学生诉求,遂发动“330人民站出来”行动,以表达反服贸诉求。期间于24日凌晨又发生警方强制驱离攻占行政院的学生、民众,造成百多人受伤事件,太阳花学运总指挥、台湾大学政治系研究所研究生林飞帆在凯道面对参与集会群众时表示:

“勇敢、坚定、温柔、充满力量的同伴们,大家辛苦了!在这些天里,我们流过泪、有些人流过血,受尽内心的煎熬,很多伙伴都说过好想回家,而在议场外的同伴们却餐风露宿、日晒雨淋,也都坚持挺下来了。

从占领国会那天起,我们写下了台湾史上不可能抹灭的一页:对台湾现行的宪政体治、民主制度提出了最深刻的反省,同时就台湾与中国两岸之间的关系,下了新的定义。同时告诉政府,台湾的未来应该由2300万人民自己决定,请马英九聆听50万台湾公民声音,‘出面回应、具体承诺’。”

此次行动最后林飞帆表示,今天的活动不是结束,“占领国会还没办法停止”;他要坐在凯道的群众互相留下联络方式,“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排好班表,明天向国会报到”。晚上7时许,林飞帆鞠躬向民众道谢后,大批人群退离凯道,短短一小时内,几乎已恢复原貌,且地上不留任何垃圾。这是一场对抗当权者、阻挡民主倒退的人民运动,也是一场展现和平、台湾公民成熟智慧的最佳示范。

林淑芬:马记者会对学生诉求为虚应

因马英九于29日记者会中,所言空泛、无具体承诺,某些媒体记者片面认为马英九已答应了学生诉求中的三项或两项。为此,林飞帆重申四项不变诉求:退回服贸协议、制定两岸监督条例(是专法不是行政命令)、先立法再审查、召开公民宪政会议,讨论台湾现存宪政危机。

对此,立法委员林淑芬表示,实际上学生的诉求马英九一条也没答应,首先,同意“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要立法,而且限本会期内完成。但本会期仅剩三个月,要完成立法等于是强迫立法院内不能主张与执政党不一样的版本,否则没通过的话等于就卸责给在野党,或直接以多数暴力表决通过;其次,同意《服贸》逐条审查、逐条表决,但跟“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并行”处理,此“并行”之意,即意谓两案是脱钩的进行,又法律不溯及既往,所以也无法监督《服贸》。且在‘一字也不能改’的前提下也是“假审查”;至于,召开公民宪政会议,就是虚以委蛇一下。结论是马英九送给学生的,还是一路走来始终没有改变的态度。

服贸越辩越明 退回声浪越大

中研院副研究员黄国昌30日呼吁,立委应该是要选择跟人民站在一起。(摄影/陈霆)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遭揭露的问题愈来愈多,也愈来愈大!中研院法研所副研究员黄国昌表示:“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均怠惰卸责,未能完成相关的立法,导致涉及条约之缔结与审议此等重大事项,仍是透过残破、空洞的规范,进行条约及协定之处理。导致不仅是行政部门频频黑箱作业、立法部门亦因事便宜,存在太多晦暗不明与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

黄国昌指出,1997年时任行政院长萧万长,曾两度提出,要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订定条例处理草案,无奈17年过去,两岸已经签署19个协议,他两次所提出来的草案,也无疾而终。1999年就知道有立这个法的必要,但至今这个法都还没立出来,“行政部门在混,立法部门一样也在混。”

开放印刷影响国安,政府理由?

台大新闻研究所教授张锦华也表示:“诺贝尔经济学者Joseph Stiglitz指出,任何自由经贸协议有三个基本原则:对等、国家安全高于经济利益、承诺透明的程序。此三个原则环环相扣,国家安全才得以保障,否则再多的经贸利益,岂不仅是出卖人民和国家而已?

当民间业者质疑政府《服贸协议》开放中国印刷业可能危害国安,因其为国家企业、是有政治目的。然而,我国政府经济部和陆委会等官员的标准回应竟是:台湾有竞争优势、中资股权不能超过50%,台湾业者有主导权、政府会管理、会把关;经济部长张家祝甚至直言‘大陆业者若来台从事政治活动,可撤销其商业登记。’

若此话当真,印刷业的签署就需要立即撤销重启谈判,因为中国的印刷业对台湾的目的就是要执行政治任务。而开放印刷就是开放‘出版’。但政府官员回应,台湾只开放中国的印刷业,并没有开放中国的出版业来台。那么试问:中资投资的印刷厂在申请出版物时,台湾有那一条法规可禁止或审查中国出版品呢?如果没有审查机制,岂不是任由其在台湾进行中共‘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交办任务吗?

然政府又回应:中资股权不能超过50%,台湾业者有主导权。但是,包括《公司法》、《公平法》等在内的相关法规和所有业界实务,都很清楚只要有30%的股权就具有主导权,那么政府岂非自欺欺人?或在放水中资掌控我国印刷业呢?

仅就印刷业的直接涉及政治目的之‘国家安全’层面来讨论,其实,就业安全、经济发展、专业品质等,都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很明显的,对中共国家意识形态控制而言,印刷业就是媒体,中共官方文件中直指其负有‘战略任务’,指导思想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台湾官员开放中国印刷业,到底是在为哪一边的国家安全来服务呢?”

开放电信 个资外泄、遭监听

交通大学资工所教授林盈达以《服贸》开放中资来台投资“第二类电信特殊业务”,将造成严重国安问题。他表示假设国内电信业者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拿到中国电信业执照,条件之一就是把台湾机房业务外包给中国业者,而且价格又比较便宜,业者会考虑他在中国的利益加上成本降低等利益,还是台湾人民的利益?

林盈达担心,未来台湾业者可能把机房移交给中国在台投资的公司来经营机房外包业务,ISP(网际网路服务提供商)业者把机房业务外包给两岸合资业者经营,中国将借此监听监控重要资讯,形同“木马屠城”。台湾检调跟中国国台办可能一齐监听民众、政府官员或民意代表,这将不是危言耸听。

林盈达更透露,某国内大型ISP高层跟他说,公司内部对于开放二类电信做过评估,秘密会议的结论是不应开放;但因怕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找麻烦而不敢公布。

陆对台经济开放排名居末

台大经济系主任郑秀玲表示,近年来中国签定的所有《服贸协议》开放项目、条件及程度发现,相较于中国与瑞士、纽西兰、新加坡、秘鲁、巴基斯坦、哥斯大黎加、香港、澳门所签协议,中国对台的开放项目及程度只比东盟、智利好,中国《服贸协议》中对我国的开放,竟是十名当中的第八名。

郑秀玲也主张,我国应借镜韩国经验,先与先进国家签协议再与中国签,且应先签《货贸协议》,才签《服贸协议》,或两者一起签。郑秀玲说:“韩国已经签了这么多协议了,我们为什么这么慢啊?可知韩国跟中国在谈FTA时是谈《货品贸易协议》,双边关税降多少,并没谈《服务贸易协议》,因为服贸影响民生就业。而港澳与中国则采逐步签订补充协议,而非一次性门户洞开。因此《两岸服贸》所获得的利益与冲击完全不成正比。”

服贸三失误 既签定难改

郑秀玲指出,《服贸协议》有三个不足与失误,包括:没有注意防护民主自由和国家安全、没有积极争取对等开放、没有努力保障弱势产业及全民福址。此协议中,双方开放模式明显不对等,我方大都没有限制,但中国限缩投资地点于福建、广东等,且开放模式多不予承诺,台湾企业无法在台跨境提供服务,将被迫西进中国。

且马总统称,不会有大量投资移民来,但《服贸协议》开放“自然人”条件宽松,中国跨国企业内部调动人员来台,初次可停留三年,且可无限次展延,加上我国现行法令规定,中国企业投资台湾只要20万美元以上,即可申请二人来台,每增加投资50万美元,可申请增加一人,最多七人,这不就是投资移民吗?

且从开放项目看,不只开放了美容美发、洗衣染色等弱势产业,以及医院、社福机构等健康医疗服务,更大幅新增攸关我民主自由和国家安全的服务,如开放印刷、市场调研、电信、快递服务等,使我国的言论自由、个人隐私等面临中国的威胁与监控;更离谱是连矿业、地质探勘、基础建设等敏感项目也都一并开放,导致国家安全门户洞开,毫无国家机密可言。无视中资背后暗藏的政治战略目的。

郑秀玲表示,我国对中国及香港出口比重已约四成,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日深,若再加上《服贸协议》,许多产业纷纷西进中国,很容易失去经济自主性。

郑秀玲也指出,草率通过的后果相当严重,并将危及我国家安全;《服贸协议》的开放是不可逆的、退场机制繁复困难,一旦决定将失去主控权,因此须格外审慎。她强烈建议政府应立即中止此协议,就可能影响我民主自由、国家安全、弱势产业和全民福祉等项目予以排除,再循美韩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经验,重新与中国展开谈判,争取逐步且对等的开放。◇
 
本文转自第371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2014/04/03)
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