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爱护海洋顾生态 从节能减碳做起

民众参与净滩活动。(海科馆提供)

人气: 53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4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萧轩台北报导)如果不是黑潮,台湾将不会有高山蓊郁、芳草如茵。摊开世界地图找寻同纬度地区,美国加州、墨西哥和撒哈拉等都是沙漠,唯有台湾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能绿意盎然。

黑潮带来的湿暖气流,犹如让台湾这座绿油油的岛屿沐浴在春风之中,海洋从无形中影响着台湾。但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海洋。

“不用亲近海洋,海洋已左右我们的生活。”海洋科学博物馆展示教育组主任陈丽淑表示,环境污染造成气候变迁,最明显的局部案例是珊瑚白化。

“很多人觉得,珊瑚白化跟我有什么关系?”陈丽淑说,回顾近年,台风季拉长了,台风规模越来越大,下大雨的频率变高,可是总雨量没有比较多,几年一次“出大水”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这就是全球暖化的征兆,海水温度升高了。过度使用石化原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行为加剧了全球暖化,改变了海水的温度与洋流方向。

“从简单的节能减碳做起,随手关灯、搭乘大众交通运输,都是保育海洋的做法。”陈丽淑表示,海洋保育除了影响气候,也影响着人类健康。

“微塑胶”海盐入侵餐桌

研究证实,塑胶制品会裂解成更小的碎片,这些小于5毫米的微塑胶可在环境中长久存在,并持续吸附有毒物质。亲脂性微塑胶被海洋生物吃进肚,累积在脂肪组织,最后经由食物链回到人类身上。

更可怕的是,部分中国大陆出售的海盐已被发现含有微塑胶,“就算你不吃鱼,平常调味用的盐巴都有机会出现塑胶,海洋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陈丽淑说。

陈丽淑指出,从乱丢垃圾到工厂排放废水,都会对海洋造成伤害,这样的污染终将反扑,回到人类自己。

海鲜指南 当个绿色消费者

其实保育海洋并不难,每个人都可以力行“垃圾减量、资源回收”,这样日常简单的行为就能做到广义的爱护海洋。

“我们也鼓励净滩,帮忙把海滩的垃圾捡起来,或是捐款至台湾环境资讯协会、荒野基金会等单位,他们的爱海活动也需要经费支持。”陈丽淑说。

民众参与净滩活动。(海科馆提供)
民众参与净滩活动。(海科馆提供)

陈丽淑说,海科馆也有在复育珊瑚和小丑鱼,民众来工作站参观,门票费50元,未来就会转作海洋保育基金。

对海洋生物的关怀,最直接的方法是参考“海鲜指南”来选择渔产品。陈丽淑表示:“不要吃稀奇古怪的鱼、不当捕获(如底拖网)的鱼、列入保育类的鱼,这些资讯可以在网路搜寻‘海鲜指南’取得。”

专家建议,购买海鲜前想一想,不购买以下特性的鱼类:

1、已遭过度捕捞,野生数量遽减。

2、成长慢、资源不易恢复。

3、属于食物链高层生物。

4、定栖性生物。

5、捞捕方式破坏栖地或造成混获。

禁捕物种:鲸鲨(豆腐鲨、大憨鲨)、污斑白眼鲛(花鲨)和鬼蝠𫚉。

保育物种:苏眉(苏美、拿破仑)、海马、隆头鹦鹉鱼。

避免食用:虾蛄(螳螂虾、濑尿虾)、乌贼(花枝、墨鱼、目贼)、野生石斑(过鱼、石斑、红条)、珊瑚礁鱼类(鹦哥鱼、蝴蝶鱼、粗皮鲷、金鳞鱼、雀鲷、海鳗)、野生乌鱼(乌鱼子)、圆鳕(美露鳕、智利海鲈、南极鳕)、黑鲔(黑瓮串)、沙鱼(鱼翅)、红皮刀(金眼鲷)、鳗鱼(日本鳗、白鳗)。◇

(资料来源:中研院台湾鱼类资料库--海鲜指南)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