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气候协议 中欧抱团如梦幻泡影

人气 2748

【大纪元2017年06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美国上周宣布退出气候协议,在欧盟引发轰动,一些媒体炒作“中国与欧盟抱团呈现趋势”。但中欧最终能否抱团?《金融时报》日前的一篇报导令人深思,也道出了李克强上周访欧意外受挫的深层原因。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欧之间分歧巨大,在双方分歧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硬要走在一起那就会成为“拉郎配”,也就是违背个人意志而组建的并不般配的一对儿,双方的关系注定不会稳定,使得中欧抱团如梦幻泡影。

美欧出现分歧

川普(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对前任奥巴马的全球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倡导“美国优先”,宣布退出其认为极不合理的气候协议,在贸易上批评多边贸易原则,称美国在贸易中吃大亏。

德、法和意三国领导人上周五(6月2日)发布一份联合声明,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表示遗憾。这让外界认为,长期依赖多边贸易及全球化的中国和欧盟在美欧出现分歧之际,必然会抱团,加强合作。

美国虽然不支持现有的多边贸易协议,但并不代表中国就能取代美国的位置与欧盟抱团,这要看抱团的条件是什么以及中国是否具备。

美欧建立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价值观外交”是指基于尊重普世价值的外交政策方针,强调对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基本权利的尊重,也就是说,支持这些价值的国家之间会加强合作,对抵触这些价值的国家进行批判或制裁。

美国一向是标举相关精神的国家。美国国务院即表明“促进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与人权保障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英国时,称两国是“价值同盟”,设定彼此外交政策方向的是两国最深的信念。

而对这些价值的尊重与捍卫也是欧盟国家所奉行的,这也体现在其外交政策上。美欧为何能走在一起?很简单,就是这些基本价值使得彼此加强合作。

前不久在意大利举行的由欧盟领袖及以美英德为首的七大工业国(G7)领袖召开的峰会,为何没有了俄罗斯?原本的G8峰会为何近年来变成了G7峰会?就是因为俄罗斯侵犯乌克兰,G8其余的七个国家及欧盟于2014年3月同意冻结俄罗斯会籍,因此G8变成了G7。这也凸显出“价值观外交”在西方社会的重要地位。

反观中共,是否具备西方国家要求的这些基本价值?中共的人权记录一再受到欧盟和美国的谴责,更谈不上中国的民主、自由。

就在最近召开的G7峰会,七大工业国在峰会结束时发表联合声明说,七国重申基于国际法原则,包括以仲裁等途径来和平解决东海、南海争端的承诺,“坚决反对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单方面行动”。中共对这一声明立即做出强烈的反应,表示不满。由此可看出,美欧出现分歧,但在一些基本的原则上双方仍然站在一起,不会对中共妥协。而中共在“价值观外交”上想取代美国,困难重重。

气候协议中欧虽有共同立场 但动机却大相径庭

上周李克强访欧正值美国宣布退出气候协议之际,分析人士表示,在中欧峰会期间,双方进一步厘清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同意“围绕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加强双方在政治、技术、经济和科学研究上的合作”。

但《金融时报》指,中欧双方推动气候协议的动机却大相径庭。欧盟试图将欧洲大众拯救地球的抱负投射到国际舞台上,而中共则是个单边行动者,推动它的是国内的环境危机及其主导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承诺。

中国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国内对可再生能源有巨大的需求。再有,气候保护对中国来说也是个商机。中共打算把其作为最大清洁能源技术制造国和最大绿色债券发行国的地位,当作通向全球市场的跳板。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理念的重要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在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建设基础设施。

中欧贸易上分歧大 李克强访欧受挫

尽管中欧双方在气候上取得一些合作共识,但在贸易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并没有因为要寻求加强合作而得到解决。报导称,中共大力宣扬自由贸易,希望市场对中国出口商品开放。但对于接受欧盟“贸易互惠”的要求却没那么热情,中国经济的很多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仍对外资关闭。

在上周的中欧峰会上,欧盟指责中国的商品低价倾销问题,并要求其做出切实改变。而李克强则要求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被欧盟拒绝,因为一旦承认,欧盟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将受到限制。

由此看来,中欧之间存在的这些根本的分歧,并没有因为美国不支持多边贸易协议而得到解决。欧盟的不妥协也正是李克强访欧受挫的更深层原因。

除了贸易以外,欧盟官员私下里对中共提出的与“中东欧16国合作”的机制感到不满,因为16国中很多是欧盟成员国。欧盟官员认为,“中东欧16国”有时被用来阻挠欧盟做出可能对中国不利的决定。

综合看来,“价值观外交”及“贸易问题”分歧只要不解决,中欧双方的关系注定不会稳定。#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中欧峰会在即 欧盟:必须给欧企公平市场准入
中欧国家威胁否决英国脱欧协议
中欧国家准备与土耳其终止移民协议
中欧峰会 美欧分歧或推动中欧关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