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饲养观赏𫚉鱼 男子遭鱼刺螫伤中毒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二日电)最近有位三十四岁的男子饲养𫚉鱼观赏,有天在家“摸鱼”竟被螫到,以前这类案例的患者多为渔民,这几年则有狮子鱼、石头鱼、𫚉鱼螫伤饲主的案例。医师说,这些鱼多具有神经毒性,人被螫伤时,可泡温水镇痛,最好就医,减少海洋弧菌或破伤风造成感染。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蔡卓城指出,这名男子就医时,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可是左手又肿又痛,痛到快昏倒,冷汗直冒,后来是浸泡在摄氏四十五度温水中,让𫚉毒的毒素自己慢慢代谢掉。

蔡卓城说,𫚉鱼身体扁平,略成圆形,俗称“锅盖鱼”,尾部有一根粗壮的刺,尾刺的两边基部有许多腺体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的毒腺,这种毒腺会分泌白色毒汁,并沿着刺两边的沟流到刺的尖端,当刺入动物体内时,动物很快就会中了神经毒。

根据毒药物咨询中心十年来的统计,发现最常使人中毒的鱼类依序是:狮子鱼、𫚉鱼、鳗鲶、石头鱼、黑星银(鱼由),狮子鱼、𫚉鱼大都因饲养在水族箱中,饲主在清洗鱼缸时被刺;鳗鲶、石头鱼、黑星银(鱼由)则大都是在人在潜水时,不慎遭到刺伤。

蔡卓城说,鱼儿的脑袋小,不会认得主人,反而本能地以刺相向,饲主遭到螫伤,急救时首先去除留在伤口上的残鳍,以避免水中细菌感染,接着以伤处可以忍受的热水,浸泡三十到九十分钟,破坏神经毒素的蛋白质,冰敷反而会刺激痛感,但如果距离被刺时间已经很久,且伤口也肿了起来,再泡热水就失去作用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