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礁溪.跑马古道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45
标签:

跑马古道位于宜兰礁溪乡,为淡兰之间往来的古道之一。所谓“淡兰古道”,是早期淡水厅(台北一带)到噶玛兰(兰阳地区)之间往来的道路。



当时淡兰之间主要的道路有二,一是循基隆河而上,从锡口(松山)、水返脚(汐止) 、八堵、暖暖、柑仔濑(瑞芳) 、猴硐,经三貂岭至顶双溪(双溪) 、杠仔寮(贡寮),然后翻越草岭,经大里、头围(头城)、礁溪,至噶玛兰(宜兰)。

另一条道路则是循着新店溪、景美溪,由深坑、石碇而至坪林尾(坪林),然后经湖桶、石牌,而至礁溪、宜兰。就道路的位置而言,前者可称之为“淡兰古道北线”,后者为“淡兰古道南线”。

淡兰古道的北线正式形成于嘉庆年间。嘉庆元年(1796年),吴沙率众入垦噶玛兰(旧称蛤仔难),在头围建立据点,为汉人拓垦宜兰的开始。

嘉庆十二年(1807年),杨廷理开辟淡兰之间的道路,自暖暖、四脚亭,越过三貂岭,经顶双溪、草岭等地而进入宜兰。

嘉庆十七年(1812年),噶玛兰正式设厅,淡兰之间的交通日趋频繁,艋舺、锡口、水返脚、暖暖、柑仔濑、灿光寮、三貂岭都设铺,以传送公文邮件,“淡兰古道北线”成为淡兰往来的主要官道。



“淡兰古道南线”的年代则较略晚于北线,大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随着移民向深坑、石碇、坪林拓垦而逐渐形成的。

大约在道光年间(1821-1851年),就有泉州人从艋舺搭乘木筏沿新店溪、景美溪上行,至石碇一带开垦。后来,1860年左右,安溪人陈合兴垦号进入坪林开发,部分村民则继续深入往坪林东南山区,经湖桶村,越过梳妆楼山、鸳嘴岭,至石牌,走往礁溪、宜兰,而形成了早期的“淡兰古道南线”。这条路线又可称之为“北宜古道”。

“跑马古道”属于“淡兰古道南线”的其中一段,位于石牌、礁溪之间。石牌就位于现在北宜公路最高点(大约59公里处),又称“金面大观”,此地居高临下,可眺望兰阳及龟山岛美景。

石牌有停车场、公共厕所,摊贩商店聚集,为北宜公路上的一处休息站。附近亦有一“北宜公路殉职先灵纪念碑”,为公路局施工单位所立。北宜公路过石牌之后,便进入著名的九弯十八拐路段,下山之后,向右转,循着台九线,便进入礁溪乡。

“跑马古道”是北宜古道保存最完整的一段。这条古道为何称做“跑马古道”呢?这由早期先民常利用跑马古道来搬运木材,在路上置圆木枕,以木马搬运木材,所以有“木马路”之称。



二次大战期间,日军官兵经常骑马巡逻于这条道路,居民称之为“陆军路”、或“跑马路”。北宜公路完成后,这条道路便逐渐没落而荒废,后来礁溪乡公所重新整理这条古道,于是命名为“跑马古道”。


“跑马古道”从北宜公路最高点的石牌往下走,经上新花园,抵达礁溪五峰路,全长约6.7公里。约分为三段:

(一)石牌至上新花园,约2公里,大部分是产业道路。
(二)上新花园至古道南口,约3.1公里。
(三)古道南口至五峰路,为产业道路,约1.6公里。
菁华路段为第二段的3.1公里,因此,大部分的游客都选择走这一段古道。

走跑马古道,可以由上往下走,先甘后苦;或由下往上走,先苦后甘。我较偏好后者。于是先开车至礁溪,从五峰路走产业道路上山,停车于跑马古道南口。然后由此走往上新花园。

跑马古道宽约三公尺,以碎石子路为主,路宽阔好走。初走时,古道缓缓向上,有林荫遮阳,走来不觉辛苦,约几分钟,抵达十一股溪,这里有民众搭建的“玉龙居”凉亭。日据时代,十一股溪的上游有一聚落,约十几户人家,地名称为“十一股”,目前这里已不见人家。



过木桥,古道绕行于山腰,地势渐高,从这里起,沿途可眺望兰阳平原礁溪、头城一带的平原美景。

走出林荫路,渐有展望,但也渐有日晒,渐走就渐有闷热的感觉。尤其是今天的气温高达三十几度,爬坡时颇消耗体力。

约十分钟后,路旁有昔日的木马及木马道的实物展示。而从此处可以眺望兰阳平原,北宜高速公路宛如一条长蛇,不见头尾,蛇形前进,穿越兰阳绿色大地,游向苏澳而去。



不久,古道与产业道路交会,右岔路可通往猴洞坑瀑布,路程约40分钟。天气闷热,不想多走歧途。于是继续前进,往上走,地势渐高,视野更开阔,而林荫少,阳光多,更酷热,但视野展望亦愈佳。来到一处观景台,正遥遥面对着龟山岛。



解说牌写着“风水传奇,龟蛇守海口”,龟山岛被民间视为是龟神的化身,与蛇神共同守护着兰阳平原这片好山好水。又有民间神话版本则拟人化地说兰阳平原是海龙王的女儿兰阳公主,龟山岛则是海龙王的爱将。

两人相恋,海龙王得知后大怒,将龟将军变成龟山岛,将兰阳公主化成为兰阳平原,从此两人分隔两地,只能遥遥相望,苦苦相思,而龟将军情深义重,从此无怨无悔的守护兰阳平原。虽是神话故事,倒也增添了一分感人的浪漫情愫。



继续往前走,约二十分钟,抵达山神庙。山神庙仅是简单的石头公,上面有简易的搭棚而已。走到山神庙时,距离上新花园约只剩一公里路程而已。在此休息一阵,消暑解热,然后继续冒热上行。

约十分钟,来到一处旧矿场,这个矿区出产黑铅矿,民国五十一年时,台湾黑铅合名会社及文山矿业所曾在此开矿,经济效益不大,后来矿场就封闭了。

目前的山坡种植一小片松林。这里也有兴建了一座眺望台,在眺望台往下俯瞰,不见溪水,山壑却传来淙淙溪水声。这条溪为猴洞坑溪。



不久,就进入了竹林里。竹荫林道,清凉消暑。接着就来到了猴洞坑溪。有一石桥越溪。桥旁上游处有清澈浅潭。溪岸有一巨石,刻着“跑马古道”四字,此石称为“跑马勒石”。立石的时间为丙子年,推算应为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

往前走,仍是竹林夹道,路旁还有不少野姜花。跑马古道的导览地图有注明,这竹林左侧有一日据时期驻在所遗址,我沿途却无所见,仅看见路左侧有一间简易的农寮而已,也没有竖立解说牌,或许驻在所遗址已经消逝。



约再走四、五分钟,就抵达了上新花园。过上新花园,跑马古道就变为柏油产业道路,大约要往上走一公里多,才能再接上步道,然后再走七、八百公尺,就可抵达北宜公路最高点的石牌。

我只走至上新花园而已,然后折返,走回猴洞坑溪,在溪畔午餐。潭里有苦花、石斑等小鱼。带来的面包午餐与鱼群分享。

从古道南口走至上新花园,3.1公里的路,连休息,花了八十分钟。回程走下坡路,轻松许多,便不觉得阳光酷热,才约四十分钟,就回到了登山口。

今天虽然只走了跑马古道的一段路,但走路的心情却是涵盖了整条的淡兰古道,特别是在“淡兰古道南线”,所谓的“北宜古道”之上。

近年来,石碇、坪林地方文史人士纷纷推出“寻找淡兰古道”的活动,试图寻找出已消失的淡兰古道。

日据时代日本人虽然循着前清时代的淡兰古道旧迹,开辟成可供汽车行驶的公路,但汽车必须行驶于较平缓的道路,因此势必无法完全遵循旧日的古道路线。

由此可推论,在石碇、坪林山区,应该还有不少各自成段的淡兰古道未被公路所取代,旧路依然存在,只是隐没于山林,被人所遗忘而已。只要有心追寻,古道终有一天会重见天日。

旅记日期:2005.07.14 (旅游日期:2005.07.06)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


相关新闻
贡寮.龙洞岩场.龙洞岬步道
台湾贡寮.远望坑溪亲水公园
纽省公布市政府补贴基金申请结果
台湾淡水.沪尾炮台公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