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门天险气势雄伟 一级古迹二沙湾炮台

人气: 6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卞金峰基隆市二日电)台湾国家一级古迹的基隆市二沙湾炮台,又名“海门天险”,采用传统中国城门筑法,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中英鸦片战争,清军为防英军入侵台湾,依地形在二沙湾山上建造炮台,之后炮台被毁,现今所见是由刘铭传所建。炮台内有东炮台、北炮台区、古井、营盘区及城垣等。

基隆二沙湾炮台城墙用石块叠砌而成,城墙基地易掩护,又有大炮把关,显见当初建设的战略构思。//中央社

二沙湾炮台位于基隆港东岸,是一个抱山式炮台,一九七九年,基隆市政府规划整修,并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订为国定一级古迹。全炮台区可区分为东炮台区、北炮台区、古井、古墓区、通道阶梯、营盘区、大城门、城垣、下山步道等。东、北炮台区在刘铭传时代原有八座炮,可防守基隆内、外港。

清道光二十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意图入侵台湾,当时台湾道姚莹以基隆港口宽深,乃根据地形,在境内正对港口的二沙湾山上建造炮台,筑大小炮墩八座,炮台城门上悬有“海门天险”石刻方匾,并派兵驻守。现在的二沙湾炮台,根据记载是一八八四年,刘铭传带领“铭军”抵达基隆,第二天法舰就跟踪而来,双方在基隆大沙湾展开激烈炮战。一千余官兵在刘铭传率领下击退法军,今天列为一级古迹的基隆二沙湾炮台,便是当年刘铭传所建。

刘铭传初到基隆督战,采用在隐蔽的大沙湾与二沙湾之间的山岗上建造海口防御炮台,附近港域内的船只动静一目了然,又有天然的地形地物可掩护炮垒,与位于外海口门的社寮、白米瓮构成铁三角防御网。而海门天险属于“高地炮台”中的“抱山式炮台”,两炮台区 建在地势较高的临海山头,营盘设计在背海面地势较低之处,海上来犯敌舰的炮弹只会打到山岗向海的一面,或越过山头落到谷底,很难击中营区。

当年,英国舰队远征中国,清军战败,英国开口割让香港,但清廷未允,英军决定在中国近海建立军事基地,于是看上台湾,以取得制海权与补给。为此,清廷派姚莹来台湾基隆建炮台,以阻止英军攻击。英人开到基隆外海要求补给燃料(煤)、食物与水。但姚莹不肯 ,英军就攻击基隆,终被姚莹击退。一八七五年,清廷正式将基隆定名,取其“基地昌隆”之意。

东炮台区方面,有包括两炮座及一个弹药库,炮座包含子墙与炮基两部分,子墙约成ㄇ字型,主要功能是掩护炮座内兵员与装备。炮基大致呈半圆形,为炮架置放处,以铁水泥搀小石头“逐层封筑”而成,面积较大的炮基上置有一仿制美式阿姆斯壮十二吋前膛炮。据日据时期台湾北部施政纪实所记载,海门天险配备火炮有八吋径英国阿姆斯脱朗后膛炮一尊、六吋径英国阿姆斯脱朗后膛炮二尊,所以现置于梅园的八英寸阿姆斯脱朗后膛炮很可能就是原来放置于此的火炮。

而炮台之间,在弹药库后方有土堆式隔堆,是以三合土筑成,可以有效隐匿与保护炮台及人员。但子墙内未设置储弹孔,是五大炮台区所仅见。

二沙湾炮台另一仿古移动式前膛铸铁山炮是仿嘉庆年间的赝品,此炮内径十二公分,炮身亦有三层套箍,有炮耳、门眼、炮钮,炮尾为尖锥形,也放置在二轮木制炮车上,阳铸铭文则写着:“嘉庆十九年仲冬奉宪铸造台湾水师协标右营 大炮一位 重壹千五佰觔”。

由二沙湾炮台可以俯瞰基隆港外港与一部分内港,遥望远处,白米瓮炮台、光华塔、正滨渔港等均一一映入眼帘。而白米瓮、社寮岛、二沙湾就是昔日所称捍卫基隆港的铁三角阵地。在北炮台区通往营盘区的路边,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是基隆五大炮台中唯一的地下水井。

古墓是位于东炮台区的山边,共三座,以前是埋葬清代光绪年间驻防兵勇的遗骸,墓碑隐约可见河南、铭字中军等字样,可见是刘铭传的部将。墓碑碑文阴刻字体豪放,据说是以配剑刻成。

大阶梯部分,营舍有小山丘的屏障,安全性大为提高,但是到炮区的距离也相对的提高,为了使士兵们能快速且几乎同一时间就战斗位置,阶梯做得相当宽阔。由于斜度大,阶面小,上阶容易,下阶难。

另外,在雉堞与马道方面,城墙上用石块叠砌而成的突出物称为“堞”。为使兵员易于隐蔽并可改变射角,将“堞”设计为外宽内窄,俯瞰犹如雉尾,故称为雉堞。城墙内雉堞前的走道称为“马道”,古时将领骑马巡视战况的通道,二沙湾炮台的城墙短,毋须骑马巡视 ,马道用于坚固城墙,或可供射手蹲射之用。

“城”的功用在于保护城内军民,是敌人进犯时的两军对决之处,城门、城墙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军事用途。但是二沙湾炮台是一座炮台,而非真正的“城”,与敌人的主要战线在海上,敌人会从城门进攻的可能性相当低,在此城墙的主要功能应是做为围墙之用,之所以 会建成“城”的形式,用意应有两点,就是气势非凡及承袭原貌。

评论